翻新时间:2023-05-12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2
一、教材简析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故事。本课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看到成百上千条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没有人在乎,但是小男孩却在乎每一条小鱼的感受,他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的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认识到当小动物受伤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来帮助它们;通过思想品质的教育,从而美化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全文主要是讲小男孩怎样拯救被困的小鱼,这就是文中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
本次说课的是第二课时,其重点和难点是:
第一:由一个捡鱼的小动作、小故事中,深化学生对弱者,尤其是对受伤的小动物的爱心帮助。从而引导学生要爱护小动物。
第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我教的是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生字,初读了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中孩子们已经学习过6个,剩下的2个生字在第二课时中完成,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三、教学过程
1、转变教与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设计时,努力体现这一理念,在教学2~6自然段时,让学生自主读书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内容或读书,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在解决疑难中大胆创新,从低年级就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及主动探究的能力。并为学生铺设体验成功的平台,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2、巧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理解课文内容:
在本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创设了情境,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利用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个特写的画面,使学生感悟小鱼的危险处境和小鱼盼望获救、渴望获救的心情,为理解下文做了孕伏。总之让学生积极参与,借助课件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他们对生命的珍爱,使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
3、以读为主线,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语气朗读,在读中分析文章。这样既能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又较好地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而这节课的多种朗读方式,正是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我采用多种读书形式,如自由读、学生个人读、分角色读、同桌合作读,例如,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先由学生自由读,体会小鱼的感受,再让学生看课件,结合具体情境再次体会小鱼的感受,然后带着感受再读课文,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落实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行为。在读中使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树立起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四、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加强识字写字教学
为了落实低年级要加强识字写字这一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把识字写字融入到“救小鱼”的情境之中,使学过的生字新词再次复现,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特别是写字,每节课都让学生动动笔,写写字,在老师的反复指导下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综观本节课,教学活动呈开放性特点,教师教的有效,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但是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和疏漏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梦游圆明园
- 爱管事的陈思
- 2049年的购物大厦
- 一颗心
- 帮助他人的爷爷
- 书—我的好朋友
- 表达难吗?
- 一顿团圆饭
- 神舟六号是我们的骄傲
- “乖学生”的烦恼谁人知
- 我们笑了
-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 热心帮助老人的张华
- 小河边的思念
- 爸爸,您辛苦了!
- 浅谈文科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
-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 简析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症结与出路
- 浅析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 试论加强研究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
- 试析高校二级学院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研究
- 试析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试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师德建设策略研究
- 试析当代大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
- 试析大学生责任教育及途径
- 浅谈土木专业学生就业、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一体化探讨
- 试论新疆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 浅析高校少数民族新生工作的精细化进程研究
- 试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支持对策
- 试论高校公益性社团文化建设初探
- 杜牧的生平与评价
- 苏轼的书法
- 宋代的词
- 《水调歌头》的三个特点
- 怀古诗
- 关于苏轼及其代表作
- 苏东坡“以诗为词”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 元代的曲
- 读到之处: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 文天祥及宋元之际的诗人
- 走近苏轼
- 苏轼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 谈杜牧七绝诗的艺术性
- 《诗词曲五首》同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