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8
《回声》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语句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青蛙妈妈的话,弄懂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知道什么是回声形成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回声》,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一、学习第一段
1、放录像,相机理解“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象一个大月亮”。
2、指导读出景物的美。
二、学习第二段
1、看录像,说说:在这个美丽的桥洞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第二段,把写小青蛙听到的声音的有关句子画出来,思考: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听见的?
3、讨论上述问题。
4、指导朗读小青蛙说的话,注意两次语气的不同。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找出写小青蛙这时心情的语句。
2、理解“奇怪极了”的意思。
3、引导想象: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想些什么?
4、小青蛙又是怎么做的?
5、指导有感情朗读小青蛙妈妈的话。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
2、说说: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
3、找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
4、讨论: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还可以换成哪些意思相近的词语?
5、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6、看录像,理解:“激”、“荡”。
7、师生共同用板画再次理解“激”、“荡”的意思。
8、齐读,小结: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五、学习第五段
1、指名读青蛙妈妈的话,思考: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用序号标出来。
2、青蛙妈妈第一句说了什么?
3、自由读2、3句,思考:为什么说小青蛙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呢?
4、放录像,想象声波碰到洞壁返回来的现象。
5、讨论:声波与水波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6、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返”。
7、齐读青蛙妈妈的话。说说小青蛙是怎样听见自己的声音的?
8、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9、小结:青蛙妈妈投石击水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六、 学习第六段
1、自由读这段。
2、放录像,欣赏小青蛙的回声。
3、小青蛙现在的心情怎样?(理解“欢快”)
4、它这时的高兴与它刚来到桥洞时的高兴一样吗?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总结全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两同学角色表演四、五段内容,说说还在哪些地方可以听到回声?是怎样产生的?
3、口头填空:
回声就是声音的_______碰到________返回来的声音。
4、师讲述回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板书设计〗
回声
奇怪 水波 河岸 高兴
荡
一蹦老高
明白 声波 石壁 欢快
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神探妈妈
- 艾苦
- 我的衰神老弟
- 我的好老爸
- 最爱唱歌的人
- 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
- 味觉最迟钝的人
- 调皮的弟弟
- 我最怕的三个人
- 最好的礼物
- 调皮的我
- 嘿,爸爸
- 平凡的“小草”
- 我就是我
- 母亲的爱
- 解决基层教研中的真问题
- 留守儿童教育已成为普遍性社会问题
- 如何使用和保管好学校体育器材
- 心理暗示训练对提高罚篮命中率的作用及其运用
-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切口
-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 《水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有关问题
- 撒播阳光耀心灵
- 农村校长困扰在困惑中前行
- 竞技健美操新规则对成套创编的影响
-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何培养
- 如何把“以人为本”的含义写进“学校管理”之中
- 开设“韩味厨房”
- 计算机在基础化学实验当中的应用
- “315”让我的课堂更精彩
- 社戏 教学设计AB
-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ABC
- 木兰诗教学设计
-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
-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 邓稼先备课宝典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竹影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社戏教学设计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木兰诗》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