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2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分析:
这篇课文图文结合,描绘了我国首都北京那灯光灿烂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改革以来的巨大变观。
教学理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夜景的美,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感受北京夜晚的美,朗读长句子,理解词义。
课前准备:课件、挂图、生字卡、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感受一下北京夜晚的美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
2.读准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
3.轮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
1.你们的词语读得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请一位同学试一试,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夜幕下的北京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4.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齐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教学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挂图,展示东西长安街夜景。
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③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④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出示画面,读相应的自然段。
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③学生分四人小组自学讨论。
④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⑤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出示王府井、西单等商业街的画面。
②方法同上,重点说说,你在街道上看到什么?
4.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出示故宫夜景图,让学生感受故宫的美。
②理解“年轻”让学生了解故宫。
③齐读。
5.齐读第五自然段。
①理解“辉煌”。
②想一想这一段与哪一自然段相呼应?
三、朗读课文,评出“最佳朗读奖”。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看图说一说,北京的夜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课外延伸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历史悠久,景色美丽迷人,请你把收集的北京夜景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大家欣赏。
三、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词语。
2.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3.比一比,组成词语。
问( ) 句( ) 府( ) 些( ) 奇( )
闪( ) 勾( ) 咐( ) 紫( ) 夺( )
四、作业
1.指导完成课后作业。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流不( ) ( )光( )色 ( )( )闪闪
( )幕降( ) ( )灯( )照 ( )彩( )目
板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长安街
灯的海洋 环形路
王府井 辉煌
光的世界 西单亮丽
故宫
(总)(分)(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倒霉大脚趾的自述
- 快乐的中秋节
- 秋雨
- 大境门
- 坏脾气惹得祸
- 我帮表妹送课本
- 我是一条溪流
- 新学期计划
- 难忘的2008
- 好友-薛俊侥
- 爬 山
- 我的快乐梦想
- 小草
- 秋天的校园
- 血的教训
-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 对罪刑法定司法化认识的误区刑法论文(1)
- 试论中美传统文化对影视文化的影响
- 论传统文化与农村老人文化建设
- 犯罪构成理论:关系混淆及其克服刑法论文(1)
- 从新的角度论犯罪客体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 “人质型”犯罪的适用问题辨析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构建的方法与途径
-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构建
- 论网络犯罪刑法论文(1)
- 以传统文化精华创高职文化育人特色
- 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在国画创作中存在的若干思考
- 依托丰厚传统文化资源 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1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2
- 《少年闰土》教案1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3
-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1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2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2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2
- 《少年闰土》教案2
- 《索溪峪的“野”》教学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