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15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忠实”“向导”;通过看图理解“稀”的意思;通过换词理解“永远”。
2通过学习,积累“日出东方”“夕阳西下”“稠密”“稀少”等补充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会说、会用文中介绍的几种常用辨认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懂得几种常用辨认方向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创设的情境中,根据所学的知识辨认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比一比,再组词。迷()角()希()中()谜()确()稀()忠()
2.指名读第1节。
二、创设情境,学习第2小节。
1、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旅行家,外出旅行好吗?现在请大家准备好,和老师一起背上旅行包。“准备,出发!”这么好的天,能外出旅行,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中午,我们来到郊外的小山坡上,哪边是南哪边是北?怎么分辨呢?我们来听听太阳公公是怎么说的。(听录音)听后填空。
中午,太阳在()边,地上的影子正指着()边。
2、读课文。谁能说说太阳公公的生活作息规律呢?(帮助归纳词语:日出东方夕阳西下)
3、指名读课文,说说文中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忠实的向导)什么叫向导?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从课文中,你知道什么?“忠实”?在生活中,谁是你的忠实朋友?你能用“忠实”说一说话吗?
4、指导有感情地读课文。
三、学习第3小节。
1、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小小旅行家们往南前进。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下来了。这时候,繁星满天亮晶晶,真漂亮啊!哪边是南,那边是北呢?
2、自由读文后指名说。文中把北极星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盏指路灯?“永远”你能换个词吗?(一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4小节。
1、小小旅行家们,天下雨了,请注意行走安全。我们要往北走,可哪边是北呢?太阳和北极星又不能来帮忙,怎么办呢?
2、自由读文,看图说说。谁知道为什么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边?
请学生扮演树公公(戴头饰)来回答。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小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地球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 my friend(我的朋友)
- 欣赏是一种善良读后感
- 税收伴我成长
- 童年趣事
- 那一段甜蜜的童年
- 珍游雁鸣湖
- 灿烂的九月
- 宽容是一种美德
- 我心中的诸葛亮
- 做遵守交通安全的小卫士
- “生管”,感谢您
- 春天的赞歌
- 六年级了,你累不累?
- 读书的感觉真好
- 春节晚会这道菜真的馊了?
-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 论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
-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长城学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 论农民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
- 论知识产权(二)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五花八门,含义各别——中国楹联称谓略谈
- 耀州陶瓷艺术发展的思考
- 全球化与中国传统道德
- 依据宪法治国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古典思想中的政治正当性问题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少年闰土》教学谈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3
- 《青山不老》读后感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教学片断
-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课例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青山不老》教后反思
- 《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反思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2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2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4
- 《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