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
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a.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b.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c.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指导朗读。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二课时
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
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别”“到”等6个字。
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跳绳
- 生日晚会
- 聪明的牧童
- 苏绣
- 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
- 珍惜和爱护世界遗产
- 拾落叶
- 我的梦
- 我的作业本为什么这么脏?
- 珍惜、爱护水资源
- 世界遗产--兵马俑
- 第一次赚钱
- 超时空旅行
- 当猪统治人类的时候(2)
- 第一次坐飞机
- 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策略与效果研究
- 关于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心理之我见
- 关于网球运动员膳食营养特点的分析
- 关于高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 关于探究性学习要考虑学生个性心理差异
- 浅论萨满教对民族服饰的影响
- 论教学质量要加大,考务管理要严抓
- 新模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 信息网络教育的发展
- 试谈教育技术与教育的互动机制
- 基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案例教学”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实践探索
- 论宁波地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分析
- 论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HSK成绩
- 浅论从成人学习特征看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 不事雕琢 体验真实──《景阳冈》教学案例与反思
- 出轨的课堂,别样的收获──《景阳冈》教学札记
- 《景阳冈》课后反思
- 《景阳冈》教学实录
- 《景阳冈》教学反思
- 叙述一个师生“对话”的教学实例《景阳冈》
- 《景阳冈》教学案例
- 《景阳冈》教学反思
- 耳目一新的反常教法──教《景阳冈》一课有感
- 《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慎用资料──《景阳冈》教学随感
- 打虎真英雄──《景阳冈》教学片断
- “闪”字见智勇双全──《景阳冈》教学案例
- 《景阳冈》教学课例评析
- 《景阳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