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司马光》教学设计
课前透视:
司马光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这篇课文讲的是他七岁的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利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感召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相对熟悉,但是城乡学生会存在差别,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突出以读为主的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同时应结合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多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事。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吗?
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出示有关课件)(图上画的是花园的一角,有假山和树木。花园里有五个小朋友,他们中的一个正从被砸破的缸里往外爬,其他人有的在一旁看,有的去喊人……其中蹲在缸边、扶着往外爬的孩子的那个小孩子就是司马光)
3.回答:这一课写的是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词。
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读着,听对方读得对不对?不对请给以纠正。
4.汇报:指名读字音,如有不对的及时纠正
5.记住字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四、讨论(读书交流,理清故事内容。)
1.指名分段读文,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2.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懂的问题。
五、写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会写”中的六个字,发现六个字的规律:左右结构。组织学生讨论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
2.自由练写,教师有意识地指导难点字:如“那、都”两字中的“双耳”的写法。
3.书写展示,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玩电脑
- 煮面条
- 认真 正确的方法=成功
- 天天有进步
- 第一场雪
- 福娃
- 猪宝宝泡温泉
- 穿衣比赛
- 药老鼠
- 拔河比赛
- 打水
- 一场大雨
- 出奇制胜
- 期中语文考试
- 逛商场
-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问题及对策
- 财税法教学对税收法治建设的推动作用
- 从发展公用事业角度谈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
- 试论我国税收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 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理论推进我国财政改革
- 完善中国税法教学与研究之建议
-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 税法的公平与效率
- 略论纳税人的退还请求权
- 国债法律制度的完善——浅议我国国债立法
- 对政府投资领域的思考
- 简析税法的脱法性
- 简论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 2000年财政货币政策取向
- 实行体制创新是农民增收的关键
- 老子、老学、道家、道学家、道士
- 孔子简介
- “黑暗”与“光明”──《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反思
-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 考古证实老子生于河南鹿邑
- 孔子年谱
- 孔子箴言名句
- 孔子的政治生涯
- 专家认为“以人为本”是孔子及儒学的杰出贡献
- 怎样学习《道德经》
- 孔子伦理思想的人文价值
- 孔子生平
- 孔子重“和”
-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
- 《论语》头条奠定孔子万代师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