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具准备:自制课件、一个葫芦。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名字叫做《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你们见过葫芦吗?谁能说说葫芦是什么样的?
3.指名答。(出示葫芦。)
4.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到底说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
2.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注音的生字。
(2)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
3.再读课文,并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4.分自然段读课文,想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读懂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2.指名答。(结合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并进行板书。)
(1)教学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中介绍了葫芦的哪几部分,各部分分别是什么样的?
指名答。(显示正确答案。)
齐读二、三两句话。
指导朗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心情会怎样?
分男女生朗读该段。
(2)教学第二自然段。
师:叶子有了什么变化?(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怎么想?
指名读第一句话。
指名表演那个人说话的样子。
齐读该段。
(3)教学第三自然段。
同桌分角色朗读邻居和种葫芦人说的话。
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共同评议:
邻居此刻的心情怎样?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种葫芦的人着急吗?应用什么语气读?
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
师:你们觉得他们俩谁说得有道理?
学生讨论,指名答。
课件演示: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
(四)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扩展练习
1.小组讨论: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4.指名讲故事。
五、小结
师:在邻居的帮助下,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改变了过去只盯着葫芦,不管蚜虫的做法,最终种出了他想要的葫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养龟小记
- 白鸽
- 可爱的孔雀
- 烈士陵园的秋色
- 一群淘气包
- 我们的教室
- 铅笔
- 游万春园
- 红梅
- 蚂蚁王国
- 松树
- 外面的世界
- 柳树
- 我最喜欢的花——菊花
- 乌毡帽
- “双城际”杯首届云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成功闭幕
- 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再论朱襄氏
- 日本右翼势力对华图谋之心绝非始于今日
- 档案检索学科名称探析
- 论凉山彝族自治州散存民族档案文献集中保护问题
- 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机制,提高研究生党建工作实效
- 傅说传说与战国“选贤”思想
- 论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及其当代价值
- 在扩大开放中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 梁启超、胡适与杜诗学的现代转型
-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就近城镇化研究
-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权利内容与风险防范
- 把握今天 2014年30期
- 对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市场化的反思
- 《对联》教学设计
- 《有趣的成语》教学设计
- 《俗语》教学设计
-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 《综合性学习:字典老师》教学设计
- 《小儿垂钓》相关知识
-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 《俗语》教学札记
- 《俗语》教学设计
- 《小雨点》教学设计
- 《小儿垂钓》片断赏析
-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 《小儿垂钓》教学札记
- 《古诗两首·小儿垂钓》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