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线、论”等11个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自然美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自制本课生字小卡片一份。
2.课件(或者挂图、投影片)
(1)本课11个生字。(2)课文第三、四、五段描述的春天景色。
3.学生预习: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
4.头饰:燕子、麻雀、黄莺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请全班学生背诵第一课《柳树醒了》,再单独背诵第二段。板书:春雨。
(二)出示课件(第三段内容):春雨给柳树洗个澡,不光把柳枝洗软了,也把柳枝洗绿了。谁能说说春雨的色彩是什么样的?板书:色彩。
(三)今天我们来学习春雨的色彩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燕子、麻雀和黄莺和大家想的是不是一样。板书:的。
二、朗读感悟
(一)自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教师巡视摸底,找到学生读书中存在的问题。
(二)重点领读课文,正音。
1.“一群小鸟 / 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2.争论、有趣、问题。
3.落到草地上、淋在柳树上、洒在桃树上、滴在杜鹃丛中、落在油菜地里、落在蒲公英上。
4.结合正音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滴:雨滴 水滴 点滴
欢:欢乐 欢笑 欢喜 欢迎
题:题目 数学题 问题 课题 解题
(三)分段检查朗读情况。
谁能把第一段读得正确流利,谁就站起来读。(二~六段类推)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大家读了好多遍课文了,谁能说说小鸟们争论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2.创设情境,引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出示头饰激趣:喜欢那只小鸟,就读好它的话,等会上台表演。
(2)学生自由练读。
(3)小组内表演。
(4)挑选两个小组上台带头饰表演。
(5)全班评选最佳燕子、麻雀、黄莺,上台表演。
3.表演完毕,趁势解决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
请“燕子、麻雀、黄莺”征求大家的意见:我们谁说的春雨的色彩是对的?
4.引导探究:
(1)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它抓住了哪两个最有说服力的东西证明春雨是绿色的?
(2)小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它抓住了哪两个最有说服力的东西证明春雨是红色的?
(3)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它抓住了哪两个最有说服力的东西证明春雨是黄色的?
三、认读生字,巩固读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六只可爱的小鸡
- 爷爷的小狗
- 校园
- 虚惊一场
- 环境小调查
- 蜗兔赛跑
- 小熊和小兔
- 床单
- 我与小兔“豆豆”
- 蜡笔和画纸
- 卖红枣的山东人
- 参观消防队
- 森林王国的会议
- 这件事我做对了
- 想念你——花花
- 美国清史资料及其研究情况述略
-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在20世纪的多向展开
- 浅议《傲慢与偏见》中的“教养”问题
- 论西方社会学的元研究及其元理论化趋势
- 麦当劳化的美国社会学
- 二十世纪欧洲汉学
- 美国文化研究里的消费主义问题
- 戴高乐主义论
- 语境·概念·修辞:昆廷·斯金纳与思想史研究
- 近年美国的卢作孚研究
-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意识形态
- 想象催生的神话——巴赫金狂欢理论质疑
- 西方文化寻根思潮的跨世纪演化
- 从《道连·葛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面具论
- 盖欧·如宾:《妇女的交换:性的政治经济学笔记》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 《雨巷》教学设计
- 《雨巷》教学设计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 《雨巷》教学设计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 《雨巷》教学设计
- 《诗两首》结构图示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 《诗两首》词语解释
- 《再别康桥》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