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1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2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播放《春天的故事》MTV,提问:这位老人是谁,你了解他吗?
2.教师:邓小平爷爷是我国的第二代领导人,在他的指引下中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出示图片)你看,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邓小平爷爷植树)。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边听边画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13个生字。
3.分组自学生字,汇报交流。
(1)我会读—“开火车”读字卡,读准字音。
(提示:看清声母读准“植zh、岁s、站zh、栽z,”看清韵母读准“龄ing、行ing”)
(2)我会记一介绍记字方法,给自己创造的记字方法命名。
加—加:木+直→植
自+心→息
换—换:爷—节
那—邓
多—岁
比一比:己—已
红—经
(3)我会写一先观察字形,通过课件展示笔顺,教师范写其中的“亲”与“行”字,提示“亲”字的三个黄笔长短不同,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行”字左边是双立人,右边的竖钩上边不出头。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要求: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师:1985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种下一棵小柏树。那么,邓小平爷爷是怎么植树的?他为什么这么做?你心中也许还有许多问题,请大家课后思考,还可以与伙伴讨论,向家长请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
1.读字卡,口头组词(读得正确可以得到字卡)。
2.把生字按结构分类(得到字卡的学生自动分为四组,其他同学观察纠正站错位置的人)
左右结构:邓 植 岭 经 站 行 扶
上下结构:节 岁 息 亲
半包围结构:栽
独体字:已
3.读词语卡片,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4.这篇课文主要讲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你心中有哪些问题?
二、抓住问题,朗读感悟
1.邓小平爷爷是怎么植树的?
(1)你能学一学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作吗?
(2)请找出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自然段再读一读,读出感情。
读第2自然段提问:这段话中哪个词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有什么体会?
读第3自然段提问:请画出表示植树动作的词语,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3)读第4自然段,提问:邓小平爷爷笑了,你能猜到他心中想些什么吗?把邓小平爷爷绿化祖国的美好愿望印在心中,带着笑容读这段。
2.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植树?
(1)讨论交流,体会绿化的重要意义,读第5自然段。
(2)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3)带着对邓小平爷爷的尊敬与怀念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邓小平爷爷说过“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他的话令人难忘。“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教师有感情地读1自然段,学生读2、3、4、5自然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可爱天真的表妹
- 我的妈妈
- “特别”的姥爷
- 母亲的手
- 母爱
- 痛苦补牙记
- 外公、外婆谢谢你们
- 这件事令我念念不忘
- 我的好朋友
- 我想对爸爸妈妈说
- 我永远忘不了她
- 我的妈妈
- 我的表妹
- 爸爸有了白发
- 浅析纪录片的娱乐化价值取向与思考(1)
- 基于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分析
- 论夏衍电影剧作的现实主义价值(1)
- 论汉语的负迁移与英语学习
- 俯视与仲视——谈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详细内容(1)
- 纪录片商业化的理性思考(1)
- 从全球化和多元化看奥斯卡奖(1)
- 试论印美军事合作
- 语文教学中怎样有效地使用课件
- 世界影坛的“意识流电影”(1)
- 浅谈娱乐、娱乐业和身体娱乐
- 论良好师生关系是教学质量的保障
-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分析(一)(1)
- 抓住契机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试析教学语言的调控艺术
- 动物过冬
- 《雪地里的小画家》段落大意
- 《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心思想
- 《借生日》资料袋
- 《雪地里的小画家》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 《雪地里的小画家》朗读指导
- 《雪地里的小画家》难句讲解
- 雪花为什么是六角形的
- 帮妈妈洗头
- 《雪地里的小画家》朗读、背诵指导
- 《雪地里的小画家》近、反义词
- 雪花的颜色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词语造句
- 中国下雪最早的地方
- 12.《看雪》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