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小伙伴》教学设计1

《小伙伴》教学设计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0

《小伙伴》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会读“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联系生活,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不同心情。

3.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真诚地去帮助他。

4.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

A案

课前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磁带,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谈话引入

在你的身边,有许多小伙伴,你们常在一起学习玩耍。有位叫玛莎的小朋友,她也有几个小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小伙伴》。(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识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仔细听:是不是读准了字音?

3.检查自学生字。

a.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重点读准“餐”“糟”“粗”等平舌音;“概”念gài,不念kǎi)

b.同桌互相抽读生字。

c.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d.分组练习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播放朗读录音,听完后说一说。

a.玛莎有几个小伙伴?他们都是谁?(勾画出维加、安娜、安东的名字)

b.玛莎在春游那天遇到了什么麻烦?(引入课文)

朗读课文,明白小伙伴之间应当怎样互相帮助

1.玛莎装面包和矿泉水的背包丢了,她的心情会怎么样?读玛莎的话,体会她难过的心情。

2.玛莎的三个小伙伴都来关心她。学生自己读一读第2~8自然段,然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a.你觉得维加、安娜、安东三个人谁做得最好?为什么?

b.安东这样做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c.如果你是玛莎,你希望得到他们三个人中谁的帮助?为什么?

3.随着学生发表的意见,相机指导朗读和理解。

读其他小伙伴说的话应该怎么读?读安东的做法时应该怎么读?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人物,边读边配上动作。

分组活动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演一演。通过想象,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演。如:安东把自己的面包分了一大半给玛莎,玛莎会对安东说些什么?表演时加进自己想象的内容。

质疑

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师引导解答)

第二课时

复习

1.朗读课文。

2.交流: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如果你身边的小伙伴有了困难,你会怎么做?

字词训练

1.学生用生字卡片互相抽读生字。

2.练习口头生字组词。

3.读“我会读”的词语,进行字词训练。

a.你能用哪一个词练习说话呢?(学生自由选词练习说话)

b.与“粗心”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c.这几个词中,有两个词意思相反,你找得到吗?(“忘记”和“记得”)

d.在课文中找出“共同”“保护”的反义词。

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分组交流:我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肯定学生富有创造力的想法)

2.学生互相提示哪些字容易记错,大家要注意。

3.比较“问—间”“伙—火”“选—先”“吗—马—妈”的区别。

指导书写

1.学生重点观察:

a.“问”“间”门字框的位置;

b.“伙”“伴”“汽”左窄右宽的结构的写法;

c.“共”的笔画位置;

d.“没”字右上部分的写法。

2.指名在黑板上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修改。

3.学生练习书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工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乡美景
神奇的沙漠之旅
My Favorite Season(我喜欢的季节)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我的构成
粽子
书,你是我的朋友
扁肉
母亲
读《简.爱》有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惊心+动魄=一场夹珠子比赛
妈妈的爱
如梦的四季
孟子的“仁义内在”说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易图的逻辑划分与问题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比较研究
卢见曾与汉学的崛起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文化本体与文化形态
生生之境 ————《周易》“变”“通”观念的生态关怀
严格规则主义及其对中国宪政之影响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宪法与行政法良性互动关系之思考(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何为儒家之道(一)
论“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桃花心木》教学与反思
《顶碗少年》课例研究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2
《顶碗少年》教学案例
《桃花心木》教案设计及分析
《桃花心木》课后反思
《顶碗少年》课后反思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教学案例
《桃花心木》课堂实录
《顶碗少年》之角色写作
《手指》教学设计
《北京的春节》教案(第一课时)
《桃花心木》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