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翻新时间:2015-12-16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读通课文;2、学习字词;3、一读课文,了解天游峰的扫路人;4、品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天游峰的高与险,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
导入学习还是要扣题而下,师生介绍天游峰,收获一个感性的认识。齐读课题,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组织学生读上一轮课文,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这是常规做法。在这过程中,指导学生写好“颇”、“褪”等字。
第三个环节,给学生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然后师生一起来完成这一任务。
有学生根据第3自然段说,这是一位艰苦朴素的老人;有学生根据第7自然段说,这是一位勤勤恳恳的老人;有学生根据第10自然段说,这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老人;有学生根据第10自然段说,这是一位无私奉献的老人;有学生根据第7自然段说,这是一位自强不息的老人。
唐凯亮根据第6自然段发表意见,这是一位自在悠闲的老人。我说:“是吗?”他还演读一番:“你看,老人不是自在悠闲吗?”为了“打消他的嚣张气焰”,我发动大家一起来研读课文。联系第6自然段中的“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大家读一读第7自然段。学生读起了“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我问:老人自在吗?悠闲吗?我再引导学生比较写游客与老人的句子,圈出“可是”一词,再细细地品味一番。实际情况是,我们班里的孩子当时似乎“脑筋转得慢”了,于是我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来PK,读游客们的表现;等二人读完之后,我再“强调”说“可是——”,学生们领悟了,这儿是把游客和扫路老人进行对比。我说:课文是怎么对比的呢?这儿的省略号是要说什么呢?学生做补充。我说,这儿运用的就是侧面描写,用游客反衬扫路老人的自强不息,毅力惊人,任劳任怨。我对唐凯亮说:“现在还能说扫路老人自在悠闲吗?”他摇了摇头。我说,但是为什么老人的神态是如此的自在悠闲呢?这需要我们“由表及里”地去思考,从他的神态看到他的内心。这一句启发了学生,有的说老人豁达开朗,有的说老人乐观自信,有的说老人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四个环节是品读第二自然段,这个并不是问题,通过体会比喻句,学生能顺利地体会到天游峰高与险的特点。我有意说,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每一句都表现了天游峰的高与险。学生们都点头,邵菲感觉到“有陷阱”,举手说,第三句不是。我说:真的不是?她立即反映过来:“不,我说错了,第三句也能表现天游峰的高与险。”我“不依不饶”:从哪里看出来的?她找出了“终于”一词。我再引导学生再读第7自然段,大家拿游客的表现来比较,深入地体会到了登上天游峰峰顶的不易。
读过第2自然段,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写天游峰呢?这与我们这篇写人的文章有什么关系呢?有学生及时地发表看法,这也是侧面描写,为下文做了铺垫。有学生说了,这儿写天游峰越险,越能反衬出老人的自强不息、毅力惊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时间都去哪了
- 我的蝈蝈将军
- 胜似亲人
- 养蚕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因为选择不同
- 再逢中秋
- 观察豆子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黄山导游词
- 可爱的小猫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颐和园导游词
- 观察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