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二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5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读懂词语,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学习按四季变化观察景物,抓住特点。

4、感情朗读,选背课文片段(“春”、“夏”、“秋”、“冬”)。

教学重点:

1、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抓住季节特点,进行有序观察;

3、感情朗读与背诵;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抓住季节特点。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准备:教学录像;投影仪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自学;

2、初步理解,总体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地图,介绍小兴安岭;

2、读题,抓重点词“美丽”。

3、看录像,感受“美丽”。

二、指导预习

1、出示“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指导自学。

2、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

(2)课文哪些自然段总写?哪些自然段是分写?

3、预习反馈:

(1)分段抽读课文,说说这段主要说什么?

(2)认读识记生字词。重点分析“膝”、“临”等。

(3)问题反馈,质疑问难。

三、学习1、6自然段

1、抽读首段;“你觉得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看出?”

(1)“数不清”、“几百里”、“绿色的海洋”(树多、树绿)

(2)导读。(夸张、惊喜)

2、抽读、默读第6自然段: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景色诱人”、“大花园”、“巨大宝库”等)

(2)导读。(赞美、热爱)自读,抽读,赛读。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生字词语的书写;

2、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季节特点理解课文,体会准确用词;

2、选背春、夏、秋、冬中的一段。

教学过程:

一、抽读1、6自然段。

说说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美丽、富饶)

二、导学第二自然段

1、默读填表:(课后练习2)。

2、标句明意:这句说了什么?

3、品词析句: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抽、汇……)

4、概括特点:春天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长嫩叶、春水涨)

5、体会情感:(喜爱)自读、抽读、赛读;

6、归纳学法:

默读填表——标句明意——品词析句——概括特点——感情朗诵

三、分组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

1、分组选学3、4、5自然段,巡回指导;

2、小组汇报:(1)填表情况;(2)读句明意;(3)好词好句;(4)季节特点;(5)感情朗读;(6)质疑问难。

(重点体会“夏天”一段,导读导背。)

四、总体把握,感情朗读

1、分组朗读,1、6自然段齐读;2、3、4自然段分读。

2、作者按四季变化、抓住季节特点来观察的,谁能说说小兴安岭四季的不同特点吗?(略)

3、选背自己喜欢的季节(一段)。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

2、生字词句听写。

3、课后练笔;

教学过程:

一、感情朗诵课文

1、朗读提示。(惊喜、热爱)

2、自由练读。

3、朗读接力。

4、背诵展示。

二、听写练习

1、出示生词,抽读、轮读、抢读。

2、学生分析、识记字形;

3、听写词句。

三、课后练笔

1、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季节特点,进行有序观察!

2、以“美丽星月山”或者“草坪‘魔术师’”为题,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抓住特点写下来。

板书设计:     总   “绿色的海洋”

春:枝叶抽春水涨

美丽的小兴安岭 分 夏:枝叶茂野花开

秋:色彩艳野果熟

冬:雪花舞动物躲

总   “大花园”、“宝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到汶川地震灾区
我们和星星月亮交朋友
抓小偷之神秘的小偷
小纸船
可爱的小猴子
抓泥鳅
我的爱好
我在QQ农场种菜
家庭作业太多
放风筝
快乐的课间
启迪
第一次上光荣榜
雪后校园
我剃了个西瓜头
建立健全税收管理机制
简析科学实验中的修辞问题
色诺芬的公共财政思想及启示
论析知识社会与思维更新
加强税收优惠管理
我国国债规模国际比较分析
论地方税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关于观念的僭越:从“人道主义”讨论到“普世价值”问题
英国财政部职能与机构设置
关于社会诚信缺失的理性思考
大力推进财政职能的转换
试论科学知识社会学真的是相对主义吗?
论析社会诚信的构建渠道
关于王屋山道教“第一洞天”的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论析公民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构
精心预设方能精彩生成──《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走进教材,超越教材,亲近学生,尊重学生──评方丹琳老师《画家和牧童》课堂教学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
我的教学故事──《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课堂实录点评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意图
读中感悟,演中品味──《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设计意图
《画家与牧童》课堂教学文字实录
《画家与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说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