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6-02-23
父亲和鸟教学反思
备《父亲和鸟》这一课时,看了好几遍文章,摸不清文章到底要讲什么,感觉有些难懂,后来联系上本单元的爱护环境主题,再读课文,读着读着仿佛就走进了古老的童话世界。作者利用儿子和父亲的感受对比衬托出父亲对鸟和树林的特殊情怀,抓住主题入手解读文本就容易了许多。
语文教学把环节简洁化,可以无形中把自主学习的过程还给孩子。课始,领着孩子回顾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识字七爱护动物的拍手歌,《“红领巾”真好》中“红领巾”对小鸟的呵护,《浅水洼里的小鱼》小孩子对小鱼的在乎,读本节课课题,猜猜父亲和鸟的关系?或是父亲对鸟儿会怎样?轻松认识到本节课的主旨后,利用一个问题“从哪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爱鸟”贯穿始末。(但感觉这个问题有点专业)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句子,孩子们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了句子,顺子孩子的思路读下去,体会知鸟、爱鸟。作者通过笔墨渲染父亲知鸟,文中的句子很适合孩子反复读,父亲的喃喃、轻手轻脚、张望的动作,引导孩子在读与模仿中体会父亲内心。孩子们明白了父亲很喜欢鸟,也很懂得鸟,对鸟的习性了如指掌:知道鸟什么时候最快活,什么时候最容易被打中,这“焐”的理解,采用演示法来解决真是不错,活跃了氛围,提起了孩子们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这时我顺势抛出问题:父亲这么懂鸟,如果他是猎人,会有什么结果?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父亲会打到很多鸟,有的说父亲会是好猎人,收获大大的……我见时机成熟,马上问: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孩子们恍然大悟“我”受到父亲的感染也很喜欢鸟,我很想保护鸟。这样层层引导,由潜入深,不漏痕迹地解决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效果不错。
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样一个难理解的问题此时已经可以水到渠成的找到问题答案。
自己也非常自以为是的认为对语文教学有很多的思考,但是,每次上完课总会有遗憾。本节课,算是比较顺利的,没有拖堂,但有好几个生字没有讲完。高效课堂体现的不只是换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如何更有效的安排教学环节是面临的一个难题,识字教学的与文本的理解融合一起,减少识字的乏味,随文识字中增加对生字的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宝贝
- 森林运动会
- 小水珠
- 祖国辉煌六十年
- 森林中的兔子
- 雏鹰争章
- 小熊过河
- 我的小闹钟
- 仙人掌请客
- 我经历,我成长
- 水里的气象台
- 我的铅笔盒
- 我的叮叮
- 小熊找东西
- 存钱罐
- 道德运气与道德责任问题
- 进步的历史观与中国现代危机的特性
- 佛教修持与现代心理学
- 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政策
- 经济个人主义的哲学分析
- 个税征管方式革新思索
- 简论道德规范的缺位与错位
- 税收管理难题及应对想法
- 个税制度革新思路探讨
- 东方智慧和西方智慧的比较
- 当代的危机与哲学的开端
- 税收筹划的价值及对策
- 关于思想基础问题的广谱研究
- 福柯与哈贝马斯之争
- 个税代扣代缴革新与完善路径
- 《爬天都峰》课文题解
- 我国的世界级景点
- 奇松──黄山四绝之一
- 《爬天都峰》学习指导
- 《爬天都峰》形近字组词
- 峨秀黄山
- 《爬天都峰》写法提示
- 徒步旅行的准备
- 《爬天都峰》课文分析
- 《爬天都峰》学法指导
- 《爬天都峰》重点语句
- 《爬天都峰》课文解读
- 黄山十大名松
- 天都峰游记(吴克朗)
- 《爬天都峰》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