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三个儿子》其内在思想的?

《三个儿子》其内在思想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2

《三个儿子》其内在思想的?

当学生在读通读懂甚至理解了《三个儿子》的课文内容之后,为了深入领会其思想内涵,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孩子?问题一提出,五花八门的答案都出来了:第一种答案,认为“老爷爷只看见翻跟头的那个孩子”!归纳这部分同学的理由大致有三:1、他是第一个出场的;2、他翻跟头的本领实在了不起,快得都像车轮一样地转了;3、三个妈妈都被他迷住了,难道老爷爷还会没有看见?正因为理由最充分,因此,认为这个答案正确的同学人数比例也最高;

第二种答案是认为“老爷爷只看见唱歌的那个孩子”!理由是“他的歌声”,老爷爷不会没有听见了吧?认为这个答案正确的是一小部分同学。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本应该“老爷爷只看见的是第三个儿子”属于真正的正确答案,居然没有一个同学认为,即便有极个别同学想举手发言,也只因为一时答不上理由而迟迟不敢表态!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是怎样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其正确的思想内涵的呢?

第一步:我下意识地指名一位同学朗读第三个(即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那位)孩子行为的一段话(即第11自然段);噶同学读完之后又让全班同学齐读;齐读完之后又让学生划出表示该孩子行为动作的“跑到”、“接过”、“提着”、“走”等四个词语。经过我这样一番有意识的“折腾”,敏感的学生终于明白了:老师,我知道了,老爷爷只看见的那个孩子应该是第三个孩子。

“为什么?”我趁热打铁。

“因为第三个孩子勤劳,孝敬父母。”那位同学继续答道。

“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他?而没有看见其他两位?他真得没有看见吗?”我再次有意打一伏笔,提出了一个更加深入问题,让学生作进一步思考探究。

第二步:我有意识的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第三个孩子的举动是在怎样的一个情形之下这样做的?

先出示一副显得很有精神而又正直的老大爷图象,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老大爷是一位怎样的老大爷?

又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即课文第8自然段的一段话,让学生反复读,读后又让学生说说孩子的妈妈提水到底有多艰辛。

然后又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想想,作为一位正直、善良的老大爷,他会认为三个孩子的行为谁做得最好?

通过这样一番有目的地“朗读——设疑——讨论”,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基本被引到了“在老爷爷看来,只有爱妈妈、帮助妈*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的这个正确而健康的思想内涵上来。

有一位学生为了表达他对老师这番苦心的理解,课后还极端地告诉大家:第三个孩子的勤劳,孝敬父母最主要就体现在他把力气化在了最需要帮助的妈妈提水这件事情上了,而不是像第一、二个孩子,把力气化在翻跟头和唱歌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鲜花的讨论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正月十五闹元宵
年味儿淡了
元宵节的起源与习俗
我是90后
我的班长
第一次,我憎恨老师
生病真难受
放风筝
珍贵友情
新年随想
观看元宵礼花
拜年
书缘
2009年六年级数学教研计划
2009年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09年初二数学科工作计划
五年级数学优生辅导计划
信访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2009年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数学学困生辅导计划
2009年教学工作计划
2009年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 (一)
初中语文科工作计划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2009年七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乡村的目光——农村学生城市认知的经验研究
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透视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政府组织与社会协作
试论农村土地家庭永包制——土地承包权长期化的一种模式
山西村政建设中的“制度设计”
试 论 道 德 农 业
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青年:一个边缘化的弱势群体
当前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初探
中国农村的小城镇建设
乡镇政府非法生存的危害及对策初探
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加强农村道德建设
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冲突
论村民自治组织运作中的权力冲突与对策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情趣朗读──赏析《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好词好句好段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
《我是什么》第三段教学实录
声波
《我是什么》教学片段及评析
回声
《我是什么》难句剖析
《我是什么》层次结构
声源的指向性
声音传播的快慢
《我是什么》难段讲解
《我是什么》识字教学心得
声波的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