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三个儿子》其内在思想的?

《三个儿子》其内在思想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2

《三个儿子》其内在思想的?

当学生在读通读懂甚至理解了《三个儿子》的课文内容之后,为了深入领会其思想内涵,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孩子?问题一提出,五花八门的答案都出来了:第一种答案,认为“老爷爷只看见翻跟头的那个孩子”!归纳这部分同学的理由大致有三:1、他是第一个出场的;2、他翻跟头的本领实在了不起,快得都像车轮一样地转了;3、三个妈妈都被他迷住了,难道老爷爷还会没有看见?正因为理由最充分,因此,认为这个答案正确的同学人数比例也最高;

第二种答案是认为“老爷爷只看见唱歌的那个孩子”!理由是“他的歌声”,老爷爷不会没有听见了吧?认为这个答案正确的是一小部分同学。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本应该“老爷爷只看见的是第三个儿子”属于真正的正确答案,居然没有一个同学认为,即便有极个别同学想举手发言,也只因为一时答不上理由而迟迟不敢表态!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是怎样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其正确的思想内涵的呢?

第一步:我下意识地指名一位同学朗读第三个(即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那位)孩子行为的一段话(即第11自然段);噶同学读完之后又让全班同学齐读;齐读完之后又让学生划出表示该孩子行为动作的“跑到”、“接过”、“提着”、“走”等四个词语。经过我这样一番有意识的“折腾”,敏感的学生终于明白了:老师,我知道了,老爷爷只看见的那个孩子应该是第三个孩子。

“为什么?”我趁热打铁。

“因为第三个孩子勤劳,孝敬父母。”那位同学继续答道。

“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他?而没有看见其他两位?他真得没有看见吗?”我再次有意打一伏笔,提出了一个更加深入问题,让学生作进一步思考探究。

第二步:我有意识的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第三个孩子的举动是在怎样的一个情形之下这样做的?

先出示一副显得很有精神而又正直的老大爷图象,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老大爷是一位怎样的老大爷?

又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即课文第8自然段的一段话,让学生反复读,读后又让学生说说孩子的妈妈提水到底有多艰辛。

然后又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想想,作为一位正直、善良的老大爷,他会认为三个孩子的行为谁做得最好?

通过这样一番有目的地“朗读——设疑——讨论”,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基本被引到了“在老爷爷看来,只有爱妈妈、帮助妈*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的这个正确而健康的思想内涵上来。

有一位学生为了表达他对老师这番苦心的理解,课后还极端地告诉大家:第三个孩子的勤劳,孝敬父母最主要就体现在他把力气化在了最需要帮助的妈妈提水这件事情上了,而不是像第一、二个孩子,把力气化在翻跟头和唱歌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日记6则
一滴小雨珠
为地球妈妈画张像
我愿化作一场雨
新春感想
含羞草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大自然的恩赐不是这样用的
松树颂
迎春花
人生的支点
我与普通话
谁不夸咱家乡好
春景
试析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
试析外语教育理念与和谐文化建设
试论新时期下的高校教学秘书工作
试析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
试论高校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探究
试论我国高校教学出勤率低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关于大学生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补位
试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浅析
浅论多媒体课件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合理使用
简论高等教育创业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实验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试论高校教学管理中关于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
猜读,让学生的思绪与作者共舞──兼谈《故乡》一课教学思路
《故乡》教学的多种思路
融“接受学习”于语文教学之中──关于《故乡》一课的设计摭谈
《故乡》(第二教时)课堂教学实录
再教《故乡》
《故乡》教学杂谈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巧借省略号,理解《故乡》主题──对鲁迅《故乡》的一点教学体会
是什么原因“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的?──《故乡》教学小议
《故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故乡》教学点滴
《故乡》教学设计
发现──《故乡》教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