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简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6-10-08

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简介由查字典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瓮山泊。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巨,楼宇恢弘,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 明朝时,瓮山泊改称西湖,“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曰:“耍西湖景”。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更多内容请点击:颐和园课文知识拓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制作指南针
母爱如溪
再见了,母校
最后一滴水
参观记
做学校的小主人
捞田螺
旗峰之歌
让我怎么感谢你
开卷不一定有益
秘密
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
精彩的800米赛跑
在“非典”的日子里
简论微博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
浅议以服务专业为导向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论流浪乞讨儿童受教育权保护解析
试析高三数学复习应注意的一些环节
论加强校企文化融合,推动高职文化建设
简论职校“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试析高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探析
简析地标指称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体育教学中教师动作示范的有效性
试析行业指导下的中美法律职业教育
试论应重视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关于身体锻炼与体能发展的教学策略
浅议水利高职院校水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试析中高职教育互动衔接及协调发展探析
《古代诗歌五首》课题研究
《西江月》运用的艺术手段
《秋天》教学后记
《秋天》实录片段及点评
《秋天》教学反思
关于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的教学建议
《秋天》课堂实录
断肠碎心的悲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的映衬技法
“互文见义”的含义
激活创新思维 拓展学习空间──《秋天》教学实录
绝妙山水不朽诗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古代诗歌五首》有关资料
以诗意解读诗意──《秋天》的教学案例
古诗的鉴赏、评价及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