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鸟的天堂》的语言美
语言大师巴金的文章,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富有热情。《鸟的天堂》一文更是如此,语言上准确生动,朴素优美,简洁洒脱,富有节奏感。
一、准确传神,生动形象
巴金善于运用确切的词语,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在表现榕树生命力之美时,这样写道“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如果去掉“似乎”变成写实,就显得不真实了;如果换成“我觉得”就把感觉和景物截然分开,语气平淡。“颤动”如果变成“涌动、跳动、颤抖”,就不能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准确地刻画出来。“似乎、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写榕树的叶子亮丽,又反客为主,写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叶子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让人不得不看,榕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第二次去看榕树,写群鸟嬉戏,“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极言场面之广大。从听觉写“声”,从视觉写“影”,写影比写鸟本身更能体现当时的热闹纷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充分写出形态的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节奏明快,情深意厚
《鸟的天堂》全文节奏鲜明,声音铿锵,自然流畅,琅琅上口。课文开头多用短句,简洁明快,令人渐入佳境。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具体生动,情深意厚,耐人寻味。写群鸟嬉戏,以词为句,长短错落,生动热闹,给人以急促的动感。作者又用“连环”“顶真”等写法,“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读时就给人以“应接不暇”的感觉。作者又较多运用排比、复迭的句子,体现热闹欢腾的景象。
在感情上,作者善于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如在划船途中“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写景抒发内心的愉快。当没看到鸟后失望、迷惑“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明写想法暗写心情。当被大榕树生命力所倾倒和被群鸟的欢乐所感染时,直接抒情:“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那歌声真好听”前面的间接抒情对后面的直接抒情又给予衬托铺垫,使结尾的抒情显得异常强烈,震撼人心,结尾如豹尾般有力:“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欲扬先抑,气韵贯通
文贵曲忌直,本文围绕作者的思想变化,欲扬先抑。先写第一次看到是几株大榕树的错觉,先抑,后写真是一株大榕树,后扬;先写没有看到鸟的遗撼,又抑,后又突出写群鸟嬉戏的场面,再扬。证实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前后对比,波澜起伏,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全文读之自然流畅,诵之琅琅上口,归功于文章的气韵贯通,写动态的第一段,作者用两个表时间的名词“起初”“后来”,用两个写拍手的短句,连起了由静寂到有鸟,再到鸟开始飞起,最后到处是鸟,各具情态的整个场面变化过程。下面的一段,则体现了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描写到局部刻画的连通:由“眼睛应接不暇”的概写,到“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再到一只画眉鸟的细写,连贯流畅,紧凑而又有变化。
《鸟的天堂》一文,自然朴素而又细致周密,看似平常中,显示作者娴熟的技巧,奏响一曲自然与生命的赞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芦芽山
- 论功夫不负有心人
- 瓷猪
- 供电局的夏夜广场
- 文具盒
- 中国真棒
- 开学第一天
- 秋风是什么颜色的
- 洗红领巾
- 铅笔
- 美丽的愿望
- 自由
- 奥运结束
- 理发
- 看奥运开幕
- 工科院校增强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几点思考
- 小议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学发展带来的机遇
- 关于卫校护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
- 新政治经济学与交易费用经济学(1)
- 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 对循环经济与和谐发展的研究(1)
- 融资融券业务浅析
- 浅析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绩效的关系研究
- 浅谈班主任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 吉林省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现状与提高能力对策研究(1)
- 诱思质疑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 浅谈新形势下体育教师素质的缺失及补救措施
- 浅谈我国傍名牌现象(1)
- 变换角色,演好育人这出戏
- 邓小平对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之一
- 《小白兔和小灰兔》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课后研究活动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
- 《画》综合资料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的教学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教学评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