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鸟的天堂》的语言美
语言大师巴金的文章,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富有热情。《鸟的天堂》一文更是如此,语言上准确生动,朴素优美,简洁洒脱,富有节奏感。
一、准确传神,生动形象
巴金善于运用确切的词语,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在表现榕树生命力之美时,这样写道“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如果去掉“似乎”变成写实,就显得不真实了;如果换成“我觉得”就把感觉和景物截然分开,语气平淡。“颤动”如果变成“涌动、跳动、颤抖”,就不能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准确地刻画出来。“似乎、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写榕树的叶子亮丽,又反客为主,写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叶子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让人不得不看,榕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第二次去看榕树,写群鸟嬉戏,“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极言场面之广大。从听觉写“声”,从视觉写“影”,写影比写鸟本身更能体现当时的热闹纷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充分写出形态的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节奏明快,情深意厚
《鸟的天堂》全文节奏鲜明,声音铿锵,自然流畅,琅琅上口。课文开头多用短句,简洁明快,令人渐入佳境。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具体生动,情深意厚,耐人寻味。写群鸟嬉戏,以词为句,长短错落,生动热闹,给人以急促的动感。作者又用“连环”“顶真”等写法,“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读时就给人以“应接不暇”的感觉。作者又较多运用排比、复迭的句子,体现热闹欢腾的景象。
在感情上,作者善于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如在划船途中“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写景抒发内心的愉快。当没看到鸟后失望、迷惑“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明写想法暗写心情。当被大榕树生命力所倾倒和被群鸟的欢乐所感染时,直接抒情:“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那歌声真好听”前面的间接抒情对后面的直接抒情又给予衬托铺垫,使结尾的抒情显得异常强烈,震撼人心,结尾如豹尾般有力:“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欲扬先抑,气韵贯通
文贵曲忌直,本文围绕作者的思想变化,欲扬先抑。先写第一次看到是几株大榕树的错觉,先抑,后写真是一株大榕树,后扬;先写没有看到鸟的遗撼,又抑,后又突出写群鸟嬉戏的场面,再扬。证实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前后对比,波澜起伏,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全文读之自然流畅,诵之琅琅上口,归功于文章的气韵贯通,写动态的第一段,作者用两个表时间的名词“起初”“后来”,用两个写拍手的短句,连起了由静寂到有鸟,再到鸟开始飞起,最后到处是鸟,各具情态的整个场面变化过程。下面的一段,则体现了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描写到局部刻画的连通:由“眼睛应接不暇”的概写,到“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再到一只画眉鸟的细写,连贯流畅,紧凑而又有变化。
《鸟的天堂》一文,自然朴素而又细致周密,看似平常中,显示作者娴熟的技巧,奏响一曲自然与生命的赞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封信
- 周末的早晨
- 我
- 劳动节
- 竞选班长
- 自我介绍
- 友谊
- 表妹,我对你说
- 学雷锋心得体会
- 妈妈真辛苦
- 雾
- 对老师说说心里话
- 春雨
- 街头偶拾
- 我的妈妈500字
- 浅议营造文明健康的高校教育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 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
- 浅议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 数学课堂中的素质教育
- 探讨如何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
- 浅谈“基于问题的学习”:创新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有益尝试
- 浅谈引导学生成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 数学课堂教学的“三字十二条”
-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激疑
- 谈中学数学教学创新
- 浅议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 关于嫉妒心理对大学生人际沟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9谈生命教案(1)
- 11地下森林断想教案(1)
- 7 变色龙教案
- 5孔乙己教案
- 10那树教案(1)
- 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
- 6蒲柳人家(节选)
- 2009年中考复习文言文专题(四)--三峡
- 12人生
- 醉翁亭记 教学目的
- 八年级语文组歌教案5
- 200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二)--送东阳马生序
- 6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 八年级语文《组歌》教案1
- 10那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