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
翻新时间:2023-08-21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这个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所以人们称它为日月潭。(《日月潭》第二段)
1.结合朗读,练习填空。
学生默读这一段,找出写日月潭名字来历的这三句话,并齐读。
然后我出示下列填空题(括号内是应填内容):
湖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通过这个练习,学生对日月潭的形状就有了清楚的了解。
2.词语增删,指导朗读。
师:把这里的“圆圆的”“弯弯的”删去,句子还是通顺的。那么,能不能删去呢?为什么?
生:“弯弯的”不能删,因为月亮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弯的,如果删去“弯弯的”,就不知道月亮是弯的还是圆的了。
师:说得有道理。可是太阳总是圆的,为什么还要讲“圆圆的太阳”呢?你听老师把用上“圆圆的”和不用“圆圆的”这两句话读一读,你比较一下,哪句话听起来形象、亲切?
生:有“圆圆的”这句话听起来形象、亲切。
师:而且,用上“圆圆的”,还能和“弯弯的”对应,读起来好听。下面同学们齐读这一段时,“圆圆的”“弯弯的”要读重音,最后一句(第4句)中的“日月潭”也要读重音。
3.结合习题,进行听写。
课文的“思考·练习”第3题要求听写本段第2、第3句。在以上教学的基础上,我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了听写训练。这样学生刚学过的有关日月潭形状的文字就得到了巩固,同时日月潭的形状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下一步指导背诵。此外,课后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
4.利用简笔画,指导背诵。
为了帮助学生背诵这一段,我用简笔画勾出了日月潭的平面图,然后让学生看着图,我再用本段4句话中的一些词语给学生以提示,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一段的内容和文字,把课文流利地背了出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女娲补天
- 春天的畅想
- 狼和刺猬的故事
- 我上六年级了
- 小燕子和小猫
- 鹬蚌相争
- 老鼠国开会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水下大战
- 一张盗版cd的自述
- 森林里的遭遇
- 亲情
- 圣诞节前夜
- 最后的六一
- 蜜蜂的自述
- 白马涧一日游
- 税收优惠的导向研究
- 论税收法定原则
- 浅议税法债务与税收他人责任问题
- “费改税”基本思路
- 关于税法学体系的几个问题
- 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
- 扣缴义务人的管理
- 抓好政策协调,顺利启动经济
- 避税与税法的基本理念
- 走出我国纳税人权利义务观的误区
- 论破产清算中的税收优先权
- 财政政策对投资总量的影响与我国财政政策选择
- 税收之债的构成要件及其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 试论税法上的诚信原则
- 从部门预算改革看预算法完善之必要
-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
- 僧·寺·塔
- 躲不开泼水节──美丽而忘情的
-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 以“情”代讲──《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手记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杂谈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 “多”出一份情,“泼洒”一颗心──记《难忘的泼水节》教学预设与生成
- 傣家井
- 让生成资源成为教育的良机
- 体验真情评价──《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后记
- 走进课堂 倾听教师与学生的声音──《难忘的泼水节》听课札记
- 读中体味 升华感情──《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片断
-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