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7-05-05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鹰学飞》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练习用已经说话。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小鹰学飞过程中不同的心情。
2、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丰富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预习
课前让学生让把课文读通顺,知道文章的大致内容。
给各自然段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流程
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看它是谁?
(播放雄鹰高飞的录像,激发起孩子们对鹰的喜爱之情。)
2.小朋友,认识它吗?对,它就是飞行能手鹰。我们来写写这个字。(范写鹰字)这是我们本课要求认识的第一个生字,谁来读一读?
3.刚出生的小鹰是不会飞的,它是怎样成为飞行能手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鹰学飞》,请小朋友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同桌检查预习情况。
在生字下做记号。
标上自然段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
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上~~。
3、老师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小鹰 跟着 摇摇头 不算 拼命 指了指
急促 总算 鼓起劲 头顶 盘旋 吧
②指名看拼音读词语。
(2)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①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②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摇 算 鼓 命 促
指导识记、书写
三、 作业。
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用已经说话。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 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1)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
(2)指名读第1、2自然段。
(3)了解有关词句。
①它们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②小鹰说这话时,心情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
相机用已经练习说话。
③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
老鹰对小鹰这样说有什么目的?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自由练读。
④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了,老鹰说这不算会飞。
2、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句。
①小鹰和老鹰又来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②指名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哪两个词应读得重些?为什么?
③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样想的?
指名读老鹰的话。
(3)分角色读第3、4自然段。
(4)小结:它们飞到大山的上空,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说它还没有真的会飞。
3、学习第5、6自然段。
(1)指名独课文。
(2)思考讨论。
①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
③小鹰怎么会飞得指名高的?哪儿看出它练得很刻苦?
④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虚心了)
⑤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鼓起劲,拼命要重读。
飞呀,飞呀要读得慢些。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⑥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理解: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样去做?
⑦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
三、 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2)学过这篇课文,你读得了什么道理?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用已经说话。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 完成补充习题
教学流程
一、 复习检查。
默写
跟着 飞行 急促 摇摇头
总算 头顶 盘旋 指了指
2、给生字选择正确读音。
3、指名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总 吧 顶 盘 旋
①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②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熟字加偏旁:吧(巴加口促(足加僀
②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比较难记。
2、指导写法。
(1)摇、促、吧、指,左窄右宽。
(2)鼓,左右等宽。
(3)算、总,上中下三部分要紧凑。
3、教师范写
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克莉斯多的故事(3)---糖果巫师(下)
- 克莉斯多的故事(5)---幽灵古堡(下)
- 克莉斯多的故事(6)---心岛物语(上)
- 星的故乡叫天堂
- 爱的表达方式
- 摘葡萄
- “田”字历险
- 家乡的田园
- 和你一起飞
- 喝彩
- 换鼻子
- 乡村生活
- 我心中的未来城市
- 妈妈,我变小了
- 克莉斯多的故事(4)---幽灵古堡(上)
- 保障房社区内失独老人社工介入的路径分析
- 动漫在日本的现状
- 新疆南疆三地州农村“特岗教师”工作满意度调研报告
- 我国企业安全伦理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浅析投标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 提升“中国式”动漫文化影响力的路径
- 从审美体验和文化价值的角度看谭盾交响乐
-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的规范运行研究
- 对《谢晓娥传》中的忠孝伦理意识的探析
- 对“异化劳动”的解读
- 议沾化福寿长拳的生存现状
-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 探析当前中日文化关系发展现状及其思考
- 中国梦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证研究
- 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医疗保障体系
- 猫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
-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 《阿里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
- 作文上的红双圈练习设计反思
- 太阳
- 草船借箭
- 晏子使楚
- 落花生
- 赤壁之战
- 《马背上的小红军》教学谈
- 四大名著知识竞赛反思
- 《心 愿》 教学谈
- 综合习题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