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到梅花山》二
翻新时间:2017-05-06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到梅花山》二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一)细读第1自然段。
1、梅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2、指名读第1自然段。
3、听了以后,觉得梅花开得怎样?书上哪几句写出了梅花的美丽。
4、自己有感情练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交流。(朗读、评议、再读)
(1)出示第二句话,多媒体播放:梅花挨挨挤挤开放的画面。
(2)看到这画面,你觉得梅花怎样?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3)比较句子。
那梅花,散发出清香。
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4)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导有感情朗读第3句。
(二)细读第2自然段。
1、盛开的梅花是那样的吸引人,所以人们喜欢(生读......)
一到休息日便怎么样呢?(生读......),梅花山成了(生读......)
2、读后,你觉得人们对待梅花的态度怎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呢?(学生交流、师相机指导)
3、第一句中的“便”可以换成另外的词吗?
(多媒体课件播放:人们一批又一批看梅花)
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是“人流”?
4、小朋友,这么多的人来到了梅花山,看了美丽的梅花后,会怎么说?(多媒体课件播放,人们的欢呼声、赞美声)这里成了什么?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三、交流赏读。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早春时节,梅花山的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观赏梅花山的盛况。谁愿意为大家做一下梅花山的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呢?配乐朗读或表演朗读。
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盛开片片彩云
梅花挨着透亮、清香
喜爱
人们涌动人流
教学后记:学生对梅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欢”还是较难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田”字历险
- 爱的表达方式
- 换鼻子
- 克莉斯多的故事(6)---心岛物语(上)
- 克莉斯多的故事(3)---糖果巫师(下)
- 妈妈,我变小了
- 喝彩
- 摘葡萄
- 克莉斯多的故事(4)---幽灵古堡(上)
- 我心中的未来城市
- 星的故乡叫天堂
- 和你一起飞
- 克莉斯多的故事(5)---幽灵古堡(下)
- 乡村生活
- 家乡的田园
- 议沾化福寿长拳的生存现状
- 新疆南疆三地州农村“特岗教师”工作满意度调研报告
- 探析当前中日文化关系发展现状及其思考
-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 提升“中国式”动漫文化影响力的路径
- 保障房社区内失独老人社工介入的路径分析
- 浅析投标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 对“异化劳动”的解读
- 动漫在日本的现状
- 我国企业安全伦理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中国梦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证研究
- 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医疗保障体系
-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的规范运行研究
- 从审美体验和文化价值的角度看谭盾交响乐
- 对《谢晓娥传》中的忠孝伦理意识的探析
- 四大名著知识竞赛反思
- 《心 愿》 教学谈
- 《马背上的小红军》教学谈
- 《阿里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 作文上的红双圈练习设计反思
- 草船借箭
- 狼牙山五壮士
- 赤壁之战
- 综合习题反思
- 太阳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
- 晏子使楚
- 落花生
- 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