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9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无聊的体育课
- 美的代价
- 山蚊好毒
- 真相的背后
- 我的好朋友
- 我给妈妈的一封信
- 玩蚯蚓的孩子
- 山的介绍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纸船
- 我敬佩的人
- 迷人的青山湖
- 忆外婆
- 读《范仲淹的故事》有感
- 为别人着想
- 税务风险管控措施研讨
- 对于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应对路径分析
- 当代知识论:概念、背景与现状
- 增值税的转型与转型中的增值税
- 对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难点研究
- 对个税改革问题与化解路径分析
- 辩证法与“变戏法”
-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控路径研讨
- 销售收入与退回的税务风险
- 论实践的主体超越性——社会个体生成论的实践哲学观概要
- 个体税收征管状况与完善路径
- 构建和谐社会的奠基石:天赋权力,义务之解析
- 关于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取向
- 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几点思考
- 《晏子使楚》教案1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2
- 《学会看病》教案1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1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3
- 《学会看病》教案4
- 《小英雄雨来》缩写
-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之1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 《学会看病》教案3
- 《晏子使楚》教案3
- 《学会看病》教案2
- 《打电话》教学设计
-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 《晏子使楚》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