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7-05-09
《面对夜莺感到羞愧》教案
设计理念
1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同桌、小组、全班交流等形式,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2 教师极力创设一种轻松、美好的氛围,让学生积极探索、思考,感受美、体验美,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情感得到升华,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 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联系课文理解“羞愧”等词语的意思。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4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环境的美和莉达爱护环境的行为美,懂得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学重点
生字的学习,“津津有味”、“羞愧”、“美妙”等词的理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莉达为什么“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标出段落,勾出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 小朋友在树林中玩过吗?你印象中的小树林是什么样的?现在跟老师一起到小树林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课件展示画面:幽幽的树林,柔和的阳光,绿色草地,蝴蝶飞舞,露珠闪光,鸟语花香,溪水淙淙)
多好的小树林啊!闭上眼,做做深呼吸,你感受到什么?
2 有两个小姑娘,也到树林里来了,她们是怎么玩的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板书: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3 齐读课题,读好“莺”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教师范读,注意听准每个音,勾出生词。
2 自由读课文(可以是两遍、三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把勾画的字、词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
3 同桌交流识字方法,互读课文。
4 检查识字情况
(1)点击课件开火车读(可以同桌为单位、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
(2)有没有你以前认识的字?怎么认识的?
(3)哪些字容易记错,给大伙儿提个醒。(指名说、小组说。重点指导“扔”、“剩”、“津”、“醉”、“沉”的读音,提醒“羞”与“着”下面部分的区别。)
(4)小老师教读。
5 现在把这些字娃娃送回课文中,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还认不认识它们。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生字大家都认识了,相信课文也一定能读好。
1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也可分段读)其他孩子当小评委,仔细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助。(指名读→师生评议)
2 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课文,一会儿来一次比赛,看哪些小组读得好。
3 朗读比赛(可以小组为单位分段读),师生评价。
4 整体感知:两个小姑娘在小树林里做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理解积累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1 夜莺的歌声很美,从“美妙”、“沉醉”可看出(相机指导理解“美妙”、“沉醉”)。
教师相机引导:
(1)看到可爱的夜莺在唱歌,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吗?(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提问,如:夜莺怎样唱歌?夜莺唱的什么?教师相机引导孩子体会夜莺美妙的歌声)
(2)相机播放课件,再现小树林的美。
(3)两个小姑娘也被这美景吸引了,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为什么?(津津有味、沉醉)指导理解“津津有味”、“沉醉”。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段。(课件显示小树林画面做背景)
2 莉达爱护环境行为美,从第5段可看出。
教师相机引导:(1)吃完饭她俩怎样做的?勾出写她们不同做法的词。
(2)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指导朗读,可以加上动作)
(3)奥莉娅怎么想的?(指导朗读,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4)莉达怎么说的?读一读(指导朗读)。听了她的话你怎么想?
(5)假如你是那只夜莺,看到她们的做法,听到她们说的话,你想对谁说点什么?
(6)指名分角色朗读、表演。
3 拓展:地球上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情感。想想看,树林里还有哪些事物会对她们的做法、想法发表意见?(还有小鸟、小花、小草、小溪……问题用课件显示。学生先在小组讨论,再汇报。)
4 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5 指导积累。现在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课余摘抄到积累本上。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 课文有8个生字要求我们会写(课件出示8个生字)。你最有信心记住哪个字?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2 哪些孩子能用其中的字口头组词?
3 指导写字,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漂漂亮亮的?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扔:左窄右宽,右边“乃”是两画,“乃”不能超过“扌”。
沉:左窄右宽,左边的“氵”要匀称,“冖”不能太宽,“冗”与“氵”同高度。
觉:上面三点要写匀称,不能写成“”,中间的“冖”稍宽;“见”的“乚”和“冖”同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保护青蛙
- 一份真诚的礼物
- 游南湖乐园
- 参观历史博物馆
- 学骑车
- 摘草莓
- 记一次有趣的扳手腕比赛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三八”妇女节
- 美好的回忆
- 第一次坐飞机
- 捏鸡蛋
- 中秋游园会
- 采马兰头
- 妈妈,您辛苦了!
- 浅谈电子技术教学方法
- 从顺应论角度分析网络聊天室中的语码转换
- 谈数学应用意识的强化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 关于以师德建设促进素质教育
- 关于学校与家庭的纽带—家长会
- 浅谈如何挖掘历史新教材中的知识
- 浅谈数学教学用语的优化
- 关于说服行为中的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现象
- 关于还学生的话语权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中应有的地位
- 关于院校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探析
- 关于从情感的特性谈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
- 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 关于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下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 浅析肢体话语言,让我和孩子更亲近
- 简述不要多“占”——“拖堂”反思
- 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后随笔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 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有感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纪实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 为插图写解说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片断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杂谈
- 为青藏铁路命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片断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片断及反思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近义词联系对比
- 把心路铺到灵魂深处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谈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理解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好词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