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荷花》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美丽的荷花,培养审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并懂得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 6课《荷花》。板书。
2、齐读课题。
二、讲读课文。
1、讲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我去看荷花时的心情怎么样?
(2)指导朗读第2句。
2、讲读2、3自然段。
(1)讲读第2自然段。
过渡:为什么一进门就会闻到荷花的香味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荷花池边去看个究竟。
①指名读。提问。指导读好第一句,要读出惊喜之情。
②是呀,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慢慢地细细地欣赏荷花。默读下面的几句话,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的?
读后,指名回答。
③细读描写荷叶的句子。思考:荷叶有什么特点?
提问后,指导朗读。
④(师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生读)谁能说说怎样的长才叫“冒”?从这个“冒”字,你觉得这些白荷花怎么样?
⑤荷花亭亭玉立于水面,作者根据自己观察具体描写了荷花哪几种不同的姿态?(才开、全开、将开)指导朗读。
满池的荷花只有这三种姿态吗?你还能想象出荷花哪些不同的姿态?
(2)讲读第3自然段。
过渡:作者站在荷花池边,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仔细欣赏着荷花,内心产生了哪些感受呢?
①引读第3自然段。
②老师真想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究竟是谁给了荷花碧绿碧绿的荷叶,洁白如玉的花瓣,婀娜多姿的体态,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聪明的,你能告诉我吗?
(3)小结。大自然造了荷花清雅秀丽。那一池白荷花在作者眼里美到了极点。让我们齐读2、3自然段,再一次细细品味这种美。
3、讲读4、5自然段。
过渡:美好的景物总能使人产生众多的联想。作者在欣赏荷花时,联想到了什么呢?
(1)讲读第4自然段。
①自读。
②作者产生了什么美妙的联想?他为什么会联想到自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③爱荷花,所以作者想变成荷花。他放飞想象的翅膀,在荷花的世界里经历了哪些精彩、有趣的事?
④蜻蜓、小鱼都是“我”的伙伴,他们会跟“我”说些什么呢?还会有哪些动物来与“我”交谈,会对“我”说些什么?
(2)引读第5自然段。
(师引)作者站在荷花池边看啊,想啊,想了很多很多,想了很久很久。“过了好一会儿”——(生读)
(3)小结。正是作者入神地看着美丽的荷花,才产生了种种美妙的联想,他的确己经陶醉在景色里了。
三、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吗?
2、虽然我们没有亲眼见到那满池的荷花,但作者用文字写出了荷花的香和美。他领着我们先仔细地观察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接着从荷叶到荷花,细细观察,重点介绍了荷花的各种姿态。从而使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摘抄文中你喜爱的句子。
(三年级还不要分段,但是教者在教学中注意停顿,渗透段的教学,设计过渡性的问题,提示段落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有效地把学生引到课文的情境中去。
《荷花》是叶圣陶老先生写的散文,一直作为教材。老课文怎么新教,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教者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想象,从而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来了
- 我爱家乡的冰雪
- 春姑娘的足迹
- 寻找春天
- 家乡的冬天
- 美丽的树林
- 春天的景色
- 荡舟玄武湖
- 田野的早晨
- 秋天的早晨
- 我爱春天
- 美丽的人工湖
- 春雨
- 美丽的秋天
- 保护与破坏
-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2012年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 2012年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 2012年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 高二物理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 小学2010—2011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二年级上教学工作总结
- 2012年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 2012年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2010—2011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2012年小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 2010—2011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2012年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 2012年理科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 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与创新
- 微波烘干法测定土料含水率试验修正值
- 小浪底水库的泥沙问题
- 关于行政复议制度改革的思考(1)论文
-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设计评价方法
- 对我国行政垄断的反思(1)论文
- 浅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行政抵抗权立法(1)论文
- 试论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重构(1)论文
- 简述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1)论文
- 浅谈行政控权理论的现代蜕变(1)论文
- 自然物诉权:公民环境诉讼的魅影(1)论文
- 日本房屋征收制度的基本状况(1)论文
- 磨盘山溢洪道帷幕灌浆施工
- 经济建设、法治与行政关系简论(1)论文
- 实施洪水泥沙管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 体验、情感、生命──《桥》教学案例
- 有效的朗读预约课堂的精彩──听俞老师的《桥》有感
- 谈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桥》一课教学反思
- 《桥》教学反思
- 夯实基础知识 提高感悟能力──《桥》教后反思
- 体验情感与生命──《桥》新课程公开课第二轮教学反思
- 阅读教学中感悟策略的灵活运用──《桥》教学案例
- 《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整合,依存,聚焦──《桥》一课“阅读感悟策略有效性”研究课例⑵
- 《桥》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梦想的力量》相关链接
- 读《桥》后感
- 整合,依存,聚焦──《桥》一课“阅读感悟策略有效性”研究课例⑴
- 《桥》阅读教学听后感
- 我是如何教《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