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7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3、完成练习册。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荷花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文字投影、课文录音、媒件展示图画。
教学内容: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论一论。
①出示句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读一读,哪几个词用得好?写出了何叶什么特点。
多
色
形
②比较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伸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3、出示挂图。
感受刚开的,全开的,将要开的三种荷花的不同姿态,并结合“展开、露出、饱胀、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勃勃生机。
4、朗读品味荷花的美。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无论是哪一朵荷花都十分迷人,那么满池的荷花又什么样儿呢?
2、朗读第三自然段。
3、为什么论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因为再有本领的画家也画不出活的画来,只有大自然才能创造出这活的画。
4、指导朗读。(媒体出示荷花图)
抓住关键词: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很美、也很美、活的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导入:面对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作者深深陶醉美景之中。这时,他有什感觉?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我怎样看荷花才使自己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同满池的荷花一起起舞?
出示:我()地看到荷花
3、出示荷花图:边看边听录音,再想象。
4、看图听完录音,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5、学生自由描述这如诗的情境。
6、是呀,多么美妙的境界呀!在这样境界里,如果你是画家,会怎样呢?
学生自由说:
△、如果你是歌唱家,你怎样?
△、如果是诗人呢?
△、如果是舞蹈家呢?
7、小结:刚才我们和作者一样被荷花池的美景陶醉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爱呢?请同学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朗读、背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景
- 鞋子的变迁
- 我参加了演讲比赛
- 涨水见闻
- 一个爱的误区
- 小时候,我很天真
- 安全在我心
- 家乡的变化
- 一场激烈的篮球赛
- 我不挑食了
- 憨厚的表姐
- 并不复杂
- 契约
- 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
- 读《鲁本的秘密》有感
- 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探析(上)(1)论文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格局
- 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
- 危机应对与财税法的有效发展(1)论文
- 论公司章程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下)(1)论文
- 简析中国艺术审美之含蓄美
- 媒介融合中报纸的结构\形态及战略整合
- 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 贾樟柯的世界与中国的大转变
- 中国电影不该成“资本的奴隶”
- 《侵权责任法》对人格权保护之述评(1)论文
- 公司登记中的政府角色(1)论文
- 公司法的政治约束-一种政治解释的路径(1)论文
- 从图式探讨传统中国画构图的现代性
- 浅析现代标志设计教学与传统图形艺术的结合
- 乐、能、创──《凡卡》一文第三课时教学谈
- 《凡卡》教学反思
- 美好的回忆──《凡卡》教学谈
- 引导逆向思维,深化文章主题──《凡卡》一文的逆向思维教学设计
- 《凡卡》教学反思
- 《凡卡》教学谈
- 给学生留点面子──《凡卡》教学谈
- 《凡卡》教学反思
- “拖延”以后的精彩──《凡卡》教学案例及反思
- 《凡卡》结尾创新思维教学案例
- 我读《凡卡》
- 《凡卡》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凡卡》教学杂谈
- 《凡卡》教学反思
- 《凡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