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从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培养他们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体会课文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练习用“仍然”“虽然”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柯里亚最后讲的话。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哪些写得真实、具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预习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他们做了哪些事?
三、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
2、指名回答预习中的问题。
四、结合课后第2题,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3)写柯里亚埋木匣。
第二段(4—12)写柯里亚挖木匣。
第三段(13)写柯里亚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发。
五、讲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读后评议。
3、默读第一段,思考:
(1)柯里亚埋木匣是在什么时候?那时他几岁?
(2)柯里亚是怎样将木匣埋起来的?
(3)柯里亚为什么把东西埋起来?妈妈埋的东西同柯里亚的有什么不同?
4、讨论思考题,检查默读情况。
(1)讨论第1题,简介时代背景。
(2)讨论第2题,重点理解“刚学”“只会”两个词语。
(3)讨论第三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东西多不能都带走;受到妈妈埋东西的启示。
六、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提出默读思考题。
(1)他们什么时候挖埋藏的东西?从埋到挖经过了多长时间?
(2)妈妈是怎样挖箱子的?结果怎样?
(3)柯里亚开始是怎样挖的?结果怎样?后来为什么又挖着了?
3、讨论思考题。
4、指导朗读第二段。
七、讲读第三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怎样理解柯里亚最后说的这段话?(年龄小,步子小;年龄大,步子也大。)
3、学生自己结合生活实际谈认识。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课文写的是柯里亚埋木匣、挖木匣,为什么还要写妈妈埋木箱、挖木箱呢?
2、课文为什么要写小伙伴们的话呢?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1、引导学生通读全文,边读边想,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2、指名说哪些内容真实具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5题。
1、指名朗读,齐读词语。
2、指导记忆字形。
3、抄写词语。
4、将课文中含有“仍然”“虽然”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5、指导口头造句,纠正不当之处。
6、将句子写下来。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猪洗澡
- 交朋友
- 快乐的周末
- 小岩石的日记
- 我和妈妈包饺子
- 小花鹿得救了
- 我当班长了
- 参观灵泉寺
- 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 海南游记
- 续写《丑小鸭》回家
- 人间友情
- 二十年后的家乡
- 一次有趣的旅行
- 找快乐
- 物的历史变迁及物权债权二元结构
- 新婚姻法还有无事实婚姻的存在
- 主债务人破产对保证人责任的影响
- 中国品牌的培育更需要什麽样的制度
- 论网络财产权(上)
- 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 常见的容易引起纠纷的代理(一)
- 安全视角下的产品质量监督
- 个人信息保护: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 不断完善的中国商标法制
- 尊重知识、敬畏法律
-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若干问题研究
- 浅议商标淡化理论
- 论中国间接代理制度之重构
- 论网络财产权(下)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搭石》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搭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