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本课15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语。
2.理解课文,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方法引题。
1. 齐读课题。
2. 根据单元导读,引出本课学习方法(附板书:多读多想)
3. 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补充简介小兴安岭。
二按预习方法自行初读课文,师检查预习情况:
1. 请生教读圈出的生字,并随机正音。生提醒教读。
2. 请生领读勾画的新词及喜爱的词语,注意正音。在不理解的词旁打上“?”随文学习后不解,再提出来共同解决。
3. 出示小黑板,齐读并自我发现词语排列规律,(板:春夏秋冬)揭示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贴学生的四季画。
(春)抽出嫩绿涨满 淙淙地流着
(夏)葱葱茏茏浓雾照射
(秋)松柏苍翠林间飞舞献出
(冬)积满白雪没过膝盖 呼呼地刮过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1. 自读这两个自然段,小组讨论:应怎样读,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2. 汇报读,互评,齐读。(板:大花园 巨大宝库)
3. 小结本文“总—分—总”的组篇方式。
四按喜欢的季节分组,合作学习二至五自然段,揭示阅读提示:
1. 你最喜欢的季节写了哪些景物?用“=”标出来。
2. 你最喜欢这个季节的什么?怎么读?联系文中你体会最深的词或资料说说理由。
3 展示汇报,选你最喜欢的.方式:或画画,或朗读,或邀请伙伴表演,……
五交流汇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1.学生汇报这段所写的春天的景物
2.学生说喜欢的景物,读句子,说读出的体会。师生多角色感情朗读。
重点引导:(1)抽出(应用查字典理解、换词比较体会树木的生机勃勃及拟人手法的生动形象)(2)溪水的欢快旋律,师生在朗读与配乐中互动。(3)从“悄悄看、别惊扰”中体会小鹿在这舒适、安宁的家园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及爱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3.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喜爱的景物。(画画、朗读、表演等)
4.感情朗读全段。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5.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全段。
六用组词、辨析等方式学习这段生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成功了
- 谈一谈上网学习的乐趣
- 跳绳
- 我的万卷书城
- 这是观星台吗?
- 日记一则
- 妈妈生日
- 联欢会
- 爸爸笑了
- 记一场拔河比赛
- 补牙
- 妈妈对我的爱
- 玩贴画
- 去公园玩
- 孝敬长辈
- 聚乙烯(PE)燃气管道的应用与发展
- 攻克区域大计量课题探索计量增效新途径
- 焦炉煤气转换天然气方案探讨
- 瓶装压缩天然气输配工艺研究
- “变废为宝”——一些国家如何处理垃圾
- 室内燃气管暗装的探索与实践-
- 论宋代的胆铜生产
- 气柜直接置换
-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煤气计量管理现代化
- 建筑采暖方式的市场化趋势
- 浅谈强化计量管理的几点做法
- 燃气空调(直燃机)用气不均匀系数调研初步报告
- 液化气安全管理
- 实现封闭计量是降低天然气供销差率的重要手段
- 在燃气发展工程中计量设计与企业计量及降差的关系和作用
- 《自然之道》词句解析
- 《将心比心》近义词反义词
- 《将心比心》教学杂谈
- 找准读写结合点 挖掘教材新资源──教《将心比心》后有感
-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 《将心比心》教学心得
- 《将心比心》好词好段
- 将心比心 以情换情──听《将心比心》教学有感
- 《将心比心》教学日记
- 《将心比心》词语解释
- 《自然之道》文本链接
- 赔笔──教学《将心比心》有感
- 《将心比心》课文结构
- 《自然之道》近义词反义词
-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