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片断赏析之二
翻新时间:2022-11-15
《灰雀》片断赏析之二
师:下面,咱们来个朗读比赛,看谁把课文读得最好。我这里有几张书签,上面有的写着“赛葛兰”,有的写着“赛夏青”。葛兰和夏青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是朗读艺术家。谁读得好,我就奖给他一张书签。大家练习一遍。
(学生认真练习读。然后,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推荐1人参赛;最后老师又请大家推荐两名胆子小、在班里很少站起来读书的学生朗读。比赛完毕,让全班同学评选优胜者。大家一致同意前4名同学为优胜者。)
师:“评委”们要求严格,不讲私情是好的。但是最后参赛的两位读得比以前怎么样
生:比以前好多了。以前他们不敢读,读书声音小。
师:同学们,就凭“好多了”,应该不应该奖励
生:(齐)应该!
师:好!现在请这6位同学上来领奖!(掌声。老师将写有“赛夏青”的书签赠给男生,将写有“赛葛兰”的书签赠给女生。大家又鼓掌。)
[评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巧妙地运用各种激励的手段,就会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断增进学主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上述教例正是体现了这一点。课前举行朗读比赛,让全班学生当“评委”,这就引进了竞争机制,使学生对朗读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为朗读训练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朗读比赛谁读得好,就奖给谁一张书签,这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读书兴趣,更加努力读书。老师特意提出让两名胆于小、在班里很少站起来读书的学生参赛,并给予奖励,这对他们是极大的鼓励,必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读书积极性,并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水果王国舞会
- 未来的桥
- 我是一条热带鱼
- 零的自我介绍
- 观看军训汇演
- 我的同桌
- 假如我有一张魔毯
- 妈妈,母亲节快乐
- 美丽的雪景
- 假如我有一张魔毯
- 我是小鸟
- 勇敢的鸡医生
- 假如我有一张魔毯
- 懂事的
- 天鹅、梭子鱼和虾
- 试析体育信息传播对高校体育的影响
- 试论加强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建设的思考
- 浅析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 浅析高职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研究
- 试论企业文化视角的职业院校班级文化构建
- 简论民办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浅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制度的法律完善
- 论职业学校图书馆采访工作探讨
- 浅论高职学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心理分析
- 试析中高职数学课程的衔接
- 试论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思考
- 试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创新模式
- 试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 试析高校党政办公室作风建设的思考
- 试论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分析
- “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 香港简介
- 让史册永记回归的时刻──评析《别了,“不列颠尼亚” 》
- 客观的事实 主观的印象──《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 香港书写新的辉煌──国际社会评香港回归十年
- 粉碎魔窟──苏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
- 香港回归时查尔斯日记原文
- 平中见奇的佳篇──评析《别了,“不列颠尼亚” 》
- 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和显示意义
- 精确·凝练·鲜明·庄重──《别了,“不列颠尼亚”》语言美赏析
- 见证历史,演绎尊严──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 新华通讯社简介
- 西安市民的回归记忆
- 奥斯维辛集中营
- 老记揭秘香港回归“世纪新闻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