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0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教具准备:
课件、蒲公英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词语搭配练习。
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麦浪)金色的(童年)金色的(草地)……
师:《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呢?
二、新授:
(一) 同学们,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说说你看过的蒲公英。
老师拿出事先准备的蒲公英,拿给学生看。
点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
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
(二) 自读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中批注。
1. 学生质疑:
老师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1) 乡下是什么地方?
(2) 为什么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日子?
(3) 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 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5) 草地的颜色是做梦变化的?
(6)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7) 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后当时就解决。
2. 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么关系?
出示上面两幅图,让学生观察,直观上的不同。
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3.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
老师行间巡视。老师把蒲公英的实物交给动手实验的这一组学生。
点评:老师没有过多地设计问题来牵着学生,而是让学生找到有相同兴趣的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4.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读书小组:直接读第三段。一个学生读书,其它学生补充解释。着重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读到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时,请画画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图画,并解释。
可以及时利用刚才出示的那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随机出现蒲公英的课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动手实验组的同学来解释。可以把自己的手当做蒲公英来演示,也可以拿着蒲公英的实物来说明。
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点评:从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融合在一起。
讨论:发现了蒲公英的这种开花规律后,我和弟弟有什么变化吗?
学习第二段与第四段,进行对比。理解第二段的“我们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掉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和最后一段的“从那时起,我们不再随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引导、教育学生要爱护植物,爱护大自然。
师: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同学们在课下还搜集了不少有关蒲公英的知识、图片,下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点评:通过展示、交流的图片等资料,激发了学生到课外去学习知识的欲望,同时,也为课外学习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我和弟弟为什么能发现蒲公英的开花规律呢?
仔细观察。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三、作业。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公鸡
- 一色的冬季
- 爷爷来了
- 希望的田野
- 奇特的窗玻璃
- 小猫和鱼的故事
- 日全食
- 扭秧歌
- 赶会
- 不听话的小树
- 蘑菇该奖给谁
- 我
- 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 我爱你中国
- 君子兰
- 吸湿快干纤维的研究和开发现状
- 合成羧酸酯类香料的现状及展望
- 研究灰底白板纸与白卡纸阶调再现性能
- 国际投标工程材料供应浅谈
- 谈中国画材料改革的可能
- 浅谈胶原蛋白在造纸中的应用
- 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 浅谈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利用
- 导电高分子聚苯胺及其复合研究进展
- 探析我国建材检测行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透视城镇消防规划的探讨
- 论陶瓷原料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 纳米复合材料技术发展及前景
- 谈加料捣炉机液压油泵与油马达的使用与维护
- 关于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ESFR系统简介
- 《古诗两首》二
- 《古诗两首》教案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2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1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
- 《司马光》教学设计1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
- 《乌鸦喝水》教学
- 《司马光》教学二
- 《司马光》教学一
- 《古诗两首》 一
- 《司马光》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