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30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荷花》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设计特色】
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创设语境。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问:“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教师引入:“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教师作随机点评,并相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在读中揣摩思路。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入:“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学生读完全文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例如: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在读中整体感知。当学生体会到作者是这样看荷花时,教师要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然后组织学生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在学生的诵读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进行整体感知。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入:“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2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随后组织汇报交流。对学生的交流,教师做两个层次上的把握:一是面上的层次。对多数的语句,只要学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均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开,把主要精力花在读好、读美这些语句上面;二是点上的层次。对极少数重点语句,教师要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和必要的调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好孩子
- 漫画《父与子》——一本引人入胜的书
- 偷偷玩电脑
- 手工制作
- 七色花
- 草莓
- 文具袋
- 小泥猪
- 喝了聪明液以后
- 一次难忘的经历
- 我受伤了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电
- 教室节的早晨
- 未来的火车
- 毕业论文的感谢词致谢词
- 大学毕业论文致谢
-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
- 课程设计论文致谢词
- ERP毕业论文致谢信
- 简单的毕业论文致谢词辞
- 毕业论文致谢例文
- 论文致谢词范文
- 大专毕业论文致谢词
- 毕业论文致谢范例
- 毕业论文致谢的写法
- 博士论文致谢范文
- 非常有文采的博士毕业论文致谢信
- 学位论文致谢
- 文言文书写的毕业论文致谢
- 浅议代议民主制的理论与实践
- 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 市政道路上的井盖致人损害赔偿责任承担问题研究(1)论文
- 对我国虚拟财产侵权纠纷的法律分析(1)论文
- 依靠直觉进行儿童美术教育的探索
- 超越主体论文艺学—新整体论文艺学论纲 (会员资料)
- 政府的规模与范围(中)
-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美术
-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比较研究(1)论文
- 意大利法中违约解除效果实证考察(1)论文
- 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
- 关于改革选举制度的思考
-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 浅述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 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1)论文
- 《地球爷爷的手》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
- 《棉花姑娘》教案
- 《小伙伴》教案
- 《四个太阳》教案
- 《火车的故事》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案
- 《松鼠和松果》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
- 《比尾巴》教案
- 《兰兰过桥》教案
- 《美丽的小路》教案
- 《两只小狮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