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8
《北京》教学设计之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学过《看雪》这篇文章后,你想不想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门)图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文是怎样描写图上的景物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请大家注意字的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4.学生汇报。教师出示下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教师从旁纠正字的读音,注意“矗、似、厦”是翘舌音。
5.记准字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瓦阔雄油阴交川迹优
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
6.指导书写:
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完成课后2题。
2.作业展示。
3.师生评改。
板书:
24 北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段落指名读课文.
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美丽”一词要读重音。
北京如何美丽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
3.读第五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呢?
(北京真美啊!)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放课文录音,思考:这段中有几句话?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间的方位。
3.指导读好方位的词。
4.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四、学习第三段。
1.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北京什么?
2.结合画面和上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意思。
“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么?
3.请你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读这段课文。
五、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北京有……还有……,说明什么?
2.解释“名胜古迹,”并练习用“名胜古迹、风景优美”说话。
3.练习用“高楼大厦”说话。
4.指导朗读。
六、朗读全文。
七、全课小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狮子和蚊子
- 吹牛
- 有趣的鸭子
- 小木船
- 踩胯
-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春节
- 小木船
- 钓鱼
- 生活给我的启示
- 吹画趣课
- 学习踢足球
- 小鸭子的故事
- 照哈哈镜
- 我的课余生活
- 生活给我的启示
- 党始终是中国改革的领导力量
- 沃尔玛推出大卖场O2O服务平台“速购”
- 奔跑的力量,用艺术浸润品牌之美
- 高安琪:在线传播是未来趋势
- 不能让“恶搞”瓦解我们的文化认同
- “核桃书记”走红背后的互联网营销整合系统
- 预警方案不是防范社会性公共危机的“闸门”
- 公关公司如何应对“互联网+”
- “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
- “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问题
- 政府转变作风树立新形象
- 锋驭“自驾中国”
-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
- 互联网+时代的汽车公关
- “互联网+时代”传播行业的N种趋势
- 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 黄冈市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 顺河中心学校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龙山学校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重庆市江津区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联考试题及答案
- 邯郸志成学校1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 新集初中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10-2011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冲刺试题及答案(5)
- 刘佐乡中学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浦江县前吴中学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肥东尚真实验中学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新蔡县明英中学2010年-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姜堰市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检试题及答案
- 延安市实验中学09-10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