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8-11-01
高中语文《论“雅而不高”》教案设计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人们的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的。下面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论“雅而不高”》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论“雅而不高”》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关注社会、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
2.学习掌握时事评论的写法;
3. 学习雅俗并用、简洁活泼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掌握时事评论的写法。
2.难点: 理解文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字词
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扭捏niǔnie作态 (形容举止言谈不大方,装出某种姿态。)
剔tī牙 捉襟jīn见肘 zhǒu (多用来比喻境况困难,顾此失彼。这里指修养欠缺。)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很不自然。)
相形见绌chù(相比之下,显出一方的不足。)
丑陋 滑稽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二、课文研讨:
(一)研读课文,释题:“雅”为何意?“不高”为何意?题目为何意?
--“雅”,高雅。“不高”,不高雅,不文明,亦为低俗。题意为:论“高雅而低俗”的现象。
(二)全文的中心论点在哪里?请在书上找出。
--雅的未必就高,低而俗的就未必不跟 “雅”搭界。
(三)文意释疑:
“实证’--实际的证明。
“两张皮”--把本该统一的东西搞成对立的两方面。
“一张皮”--把本该统一的东西再统一起来。
课文反复提到的“雅”、“高”、“俗”是一种什么关系?(练习一)
--“雅”与“高”应是相应的关系;“雅”与“俗”应是对立的关系;“高”与“俗”也是对立的关系。
(四)请用提纲形式梳理出作者分析这一现象的思路。(首先要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第一部分: 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 从两方面论证它的存在(中心论点)。
1、硬件(物质条件)“高雅”,软件(精神文明)低俗。
2、外表“高雅”,言行低俗。
第三部分:论述如何解决“高雅而低俗”的问题。
(练习找中心句)
1、要从增强文化底蕴入手。
2、将“物”(物质环境)与“习”(人的行为)搞成一张皮。
--思路:
提出问题(第一部分:摆出现象即中心论点)-分析问题(第二部分: 逐层论证它的存在)--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从两方面着手)
(五)中心思想:(学生概括)
--对“高雅而低俗”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表现了作者关注社会、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六)写作特点:
1、事例充分,对比论证。
找出文中的对比,体会这些对比对论证“雅而不高”起了什么作用?(练习二)
--见第二、三部分。作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语言雅俗并用,简洁活泼。(练习三)
【教学总结】
课文选用这副对联来给这种人画像,最恰当不过。“形象大于思维”,对联中的形象所蕴含的内容远远超过指出的这种人,可以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去描绘那些缺少文化底蕴却又自以为是的人。
这两点论述,思路是差不多的。先是摆出现象,接着揭出实质,探究原因。内容对举,语言简炼。
看到这一段的论述,我想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一篇著名的教学设计>文章《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批判“主观主义态度”的一段文字,写出来和大家共同分析,在论述结构上与对比,看是否有相同的地方。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⑤。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教学设计>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⑥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活如梦
- 时间
- 荷花而喝彩
- 感悟落叶
- 梦里
- 高三,压力,生存
- 生命的痕迹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赞赏的误解
- 活着的梦
- 闪亮眼睛
- 人——苇草——思想
- 感悟思念
- 和谐执手未来
- 抹杀人权的时间
- 准妈妈一样可以留长发
- 职场妈妈的好心态
- 捏脊让宝宝更健康
- 预备,开始爱……
- 送给你的“Baby Song”
- 英国婆媳的相处之道
- “沙漠肌”拜拜“水润肌”驾到
- “毛毛虫”大作战!
- 孕妈妈,你在怕什么?
- 饮食不节小心口腔溃疡
- 小鸡鸡“保护神”
- 离退休教职工体育活动现状研究
- 无添加,最王道!
- 写给你的离乳之路
- 小捣蛋,智力升级新方案
- 语文教改应给学生搭建展示才智的平台
- 新课程下对高中语文作业的几种误解
- 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思路举隅
- 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
- 研究论文的分类和撰写步骤
-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 于无字处读精彩
- “实学”义辨
-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杂谈
- 谈新课标下小学低段语文口语交际的评价
- 阅读能力是一种独立的能力
- 儒的起源
- 高年级课外阅读能力评价的研究
- 高中课改最关键的问题在哪里
- 读《母亲的账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