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9-07-04
三年级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
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1)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1)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附: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劝又丢修再也没丢
(后悔)
有错就改不算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分页标题#e#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朋友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马跑得快
越远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盘缠多
............
(板书)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个顽皮的人
- 我的妈妈
- 我的老师
- 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 童年
- 我喜欢的七彩生活
- 见到爸爸给我带来了快乐
- 小蜜蜂佳佳
- 一个有进步的人
-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 一个懒惰的人
- 一个严厉的人
- “神州五号”
- 我的妈妈
- 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 浅谈祁剧的传承与发展
- 探讨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借鉴
- 浅议道情戏从悦神到悦人的发展衍变
- 论声乐艺术中“以情带声”的运用
- 浅谈五弦琵琶的艺术魅力
- 试论皮影戏的传承与保护
- 少数民族元素在新疆原创音乐中的独特运用
- 浅谈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发展
- 探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古典思想与浪漫情怀
- 在线音乐本土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 深藏山坳的百合花
- 至情至性汤显祖,梦回莺啭牡丹亭
- 浅谈皮亚佐拉与他的探戈音乐
- 浅析斯氏话剧欣赏者的审美“心理距离”
- 浅谈童声合唱在作品演绎中的用声问题及解决方法
- 谢灵运《登池上楼》及《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简析
- 王崧舟:《一夜的工作》课堂实录
- 快速理解诗歌内容的有效方法
- 高中生如何学习文言文
- 我们应该了解的宋代文学
- 经典课文也犯错误
- 高考文言句式总结
-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
- 回味《阿Q正传》
- 两岸三地语文教科书改革调查(2)
- 让孩子们爱在口语交际时
- 一位中学生眼中的鲁迅——鲁迅的文章做课文?
- 六种方法写好应试作文
- 苏轼人格中的儒家思想
-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