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9-09-19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学习托物言志的构思方法
3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通读课文,翻译课文,
第2课时:理解课文大意,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埋没人材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人才常哀叹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人材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就来一起学习这篇《马说》。相信同学们会从中会找到答案。
一、解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写法灵活自由。可叙述,可描写,可说明,也可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二、介绍作者及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听读课文
(一).注意读准字音
(二).注意划分节奏
(三).注意语气语调
四.学生朗读,要求:
(一).读准字音(先正音释词,再自由朗读)
(二).读懂句意(先逐节翻译,再抽读评议)
(三).读出语气(找出相关语句,学生齐读)
1、千里马的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痛惜之情
2、千里马的遭遇(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慨诘问
3、食马者的言行(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讽刺嘲笑
五.作业
(一).翻译全文
(二).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及翻译
二.合作讨论:
(一).概括每节大意并思考:
(二).文章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三).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四).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明确:比喻人才。
伯乐指的是什么?明确:比喻识人才的人。
(五)..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六).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抒发作者怎样的思考感情?
三、链接拓展.
(一).如今,假如你是“千里马”你打算怎样施展你的“日行千里”才能呢?
(二).写出几个含有“马”字的成语或谚语歇后语
(三)写出几句含有“马”字的的诗句
四.教学小结
(一)归纳课文。
中心思想:围绕着有马还是没有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二)归纳写作特点
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托物言志,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五.课外作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猫
- 我的发现
- 蝈蝈儿讲的故事
- 从《乌塔》想到的7
- 从《乌塔》想到的10
- 公园的一角
- 成长中的一件事
- 从《乌塔》想到的8
- 暑假郊外秋游
- 观察日记——小金鱼
- 从《乌塔》想到的
- 从《乌塔》想到的1
- 花花的故事
- 秋色花园
- 秋天的流花湖公园
- 谈职高金融学教学创新思考
-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作业成本管理与价值链分析
- 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
- 湖北省企联举办第三期企业管理创新培训班
- 金融经济对央行治安治理的影响
- 探究金融学资产定价模型
- 谈合同解除与违约损害赔偿的关系
- 论FDI会引发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吗?
- 浅析企业的成本管理
- 再说国企管理“三江并流”
- 金融监管发展前景
- 吉林:出台劳务派遣管理办法
- 浅谈图书馆人的职业价值与责任心
- 施工企业管理与人员管理的关系
-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
-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 《春天的故事》
-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看电视》老师语录
- 《看电视》作者简介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
-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