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翻新时间:2019-11-18
七年级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
一课时。
重点:
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
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诵读精彩文段 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课余生活乐趣多
- 快乐无处不在
- 我会七十二变
- 快乐无处不在
- 课余生活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考试感想
- 包饺子的风波
- 难忘的"六一"
- 一件后悔的事
- 给市长的一封信
- 我的课余生活
- 我的课余生活
- 我的课余生活
- 享受读书的乐趣
- 浅谈液化气市场营销和开发策略
-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 语感.语智.语趣
- 分析建筑艺术与艺术修养
- 关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探讨
- 浅谈市场营销理论在银行产品中的运用
- 网络符号与中国手语的异同
- 试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
- 论中国当代油画语言的绘画性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思维方式上的创新
- 试论市场营销从广告导向到公关导向的转变
- 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术语的四重二律背反
-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
- 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 网络流行语对主流文化的僭越与消融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 《乌塔》教学设计一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 《观潮》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后思考2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