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9-11-21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升国旗庄严隆重的气氛,激发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升旗仪式时的庄严隆重。
教学过程:
一、以旗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国旗,让学生说说国旗的特点。
2、导语: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自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后,这鲜艳的旗帜就永远飘扬在祖国大地上。每天早上,在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都会和太阳一同升起。
二、声像引路,自主识字
1、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谈感受,说说看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或请教别人,把课文读通顺。
4、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拼读。
5、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字音。
6、指名读生字词,检查字音。
7、着重指导读准前鼻音:旦、班;后鼻音:京、令;多音字:曲。
8、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读文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谈谈自己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集体讨论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如。
人山人海,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场面。
礼服、绶带,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加以理解。
擎着、持枪礼、举手礼、注目礼,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演一演,加深理解。
3、导入:你从哪些词语、句子可以体会到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
(1)自由读课文,找出体现升旗仪式庄严隆重的词语、句子。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3)全班交流(学生说到哪里,教师相机点拨),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①体会“人山人海”。播放“人山人海”场面录像,指导学生朗读时要重读这个词,体会庄严隆重。
②体会描写国旗班战士的服装、动作的词、句子,通过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句来体会文章庄严的情感。
a.请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
b.自由读、自荐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些词,体会庄严的情境。
c.演一演,让学生分小组演一演,加深体会。
③描写人们观看升旗仪式行礼的句子。
出示补充题:国旗护卫队员行,军人和少先队员行,群众。让学生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体会人们对国旗的崇敬与热爱。
4、再次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看着画面,老师引读,学生补充,合作朗诵课文。感受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
5、看画面,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让学生谈谈此时此刻的感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蚊子是怎样诞生的
- 税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第一次拔牙
- 学会生存
- 我与琵琶有约会
- 槐花情
- 军队的生活,真让我着迷
- 让自己领导自己
- 拐弯的路口
- 水精灵
- 妈妈让我感动的一件事
- 我和姥姥的对话
- 仿写《生活是多么广阔》
- 我的理想
- 爸爸
- 陆贾与贾谊:汉代儒学的一个阶段
-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 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内发性解体及其未完成性
- 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
- 朱熹与王夫之的性情论之比较
- 论民本思想的历史演进——现代领导科学的新视野
-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 中国民俗学的困惑与前瞻详细内容
-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
- 简帛《五行》“经文”比较
- 略论孔子的文化生存与承传意识
- 清代宫廷的萨满祭祀详细内容
- 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性时空想象详细内容
- 五帝时代中华文明的重
- 中国制度创新的源泉
- 《唯一的听众》教学建议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2
- 《汤姆·索亚历险记》(A、B案)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3
-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
- 《为人民服务》(A、B案)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4
- 《唯一的听众》情景剧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5
- 《唯一的听众》课文简说
- 《文言文两则》(A、B案)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1
-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桃花心木》(A、B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