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9-11-25
最后的辉煌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读懂课文,弄清“最后的辉煌”指的是什么。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描写诺贝尔的两件事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l.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诺贝尔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教育学生学习诺贝尔的爱国情感以及对全世界、全人类的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对和平的热爱。
(四)美育渗透点
诺贝尔将自己的巨大财富贡献给全人类,引导学生体会其心灵之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课外,鼓励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以了解诺贝尔本人;课外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并通过感情朗读以完成本课的教学。
(二)学生学法
自学、自悟、讨论、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最后的辉煌”的意思,体会诺贝尔对祖国、对世界、对全人类的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
(二)难点
了解描写诺贝尔的两件事及其两件事之间的联系。
(三)解决办法
通过自学、感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及感情朗读突破重、难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学、自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五、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诺贝尔的故事和图片,都有谁带来了?
(教师鼓励搜集资料的同学,请他们介绍自已搜集到的资料,也可通过实物投影将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教师总结并导入:那么诺贝尔在他临终之际又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揭示课题并板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词。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1)拿不准的字音和生词提出来请其他组同学帮助或教师指导。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先请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1)“最后的辉煌”指的是什么?
(2)课文是通过哪两件事来描写诺贝尔的?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议答。
(l)“最后的辉煌”指的是诺贝尔在他临终之际将他的巨额财产捐助给祖国及全人类,对人类科学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课文写了诺贝尔两件事。一是写诺贝尔是伟大的发明家和举世闻名的企业家,拥有巨额的财产;二是写诺贝尔临终之际将所有财产捐助给祖国及全人类,做为医学教育事业及奖励基金。
这两件事之间是因果关系。正因为诺贝尔创造了将近二百万英磅的财产,才为晚年的捐助创造了条件。
(学生汇报时,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其他小组补充。)
4.你觉得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l)学生默读勾画理解。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采用读句子、抓词语、谈理解的方法汇报交流,彼此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4)指导朗读。朗读时重点指导学生抓句子,以体会诺贝尔对事业的执著以及对祖国、对全人类的无私的爱。
(四)学生质疑,谈感受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谈感受后,教师总结。)
附: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弟弟太调皮
- 我的唠叨妈妈
- 我的弟弟
- 我的妈妈真好
- 月光下的遐想
- 尘封十三年的记录
- 我的同学
- 我的超级老弟
- 老妈的超级唠叨
- 飞天药丸
- 班长=……
- 她令我难忘
- 妈妈的爱
- 这就是我
- 螳螂
- 浅谈几本现代汉语教材对副词归属问题之差异
- 略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若干体会
-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的离合词释文浅析
-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口语练习延迟法的应用
- 试论任务型教学策略与汉语语感培养
- 鸦片战争以前来华美国A的汉语学习
- 韩语敬语体系对汉语学习的影响
-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 新课程理念下班级建设和管理初探
- 高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和《现代汉语词典》(2005)
- 浅论情境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意义和作用
- 浅谈少数民族汉语教育中的交际法教育及文化教学
- 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类型及其成因探析
- 手语对聋生汉语学习的作用
-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5
-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4
-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6
- 《岳阳楼记》教例评析
- 《醉翁亭记》授课提纲
- 《春 酒》教学设计
-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3
- 《 岳阳楼记》 教案分析
- 《岳阳楼记》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诗五首》教学设计
- 《醉翁亭记》教例评析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2
-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