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9-12-17
高一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师介绍朱自清的生活经历,期间穿插学生朗诵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片段,包括《我是扬州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白水祭》、《背影》、《悼亡妻》等。
第二课时
教师带领同学概括文中出现景物的特点,分析写作方法,体味文中的语言美。
第三课时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荷塘月色》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一片树叶,那么,我们来说说看,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叶脉?(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图)
答:精美的语言、贴切的修辞、完整的结构
请看这幅简单的叶片图,我们发现了它并不完整,缺少的是什么呢?
答:叶子的主脉,也就是文章的主干。
文章的主干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再次走进《荷塘月色》
分析课文
1 请同学回答文中的景物可分成哪几部分
答: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
2 根据课文分析这几处景物的特点(答案不必统一,能够体会出作者努力营造的意境即可)
答:小路——幽僻
荷塘月色——恬淡、安静、朦胧
荷塘四周——热闹
3 请同学思考,在这或幽僻或朦胧或安静或热闹的景色当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出门时——不平静
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
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
惦记江南——无限向往
走回家门——回到现实
板书
幽僻 朦胧 热闹
不平静 自由 淡淡的喜悦和哀愁 失落 向往 回归
4 经过这些分析,请同学画出作者的感情脉络
学生将黑板上标注出的感情基点连接成线
5 连上了这段线,叶子成为完整的叶子,文章也是一篇动人优美的散文了。
大家可以看出,文中的景物,已不是单纯的作为景而出现,它被作者的感情涂上了一层新的色彩,这也就是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整体感知,体会升华
请同学听三段音乐,然后说出哪一段的感觉与《荷塘月色》的风格最接近。
播放交响乐《命运》、琵琶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分析:虽然作者的心情主要基调是不平静,但幽雅的荷塘与恬淡的月色缓解了他内心的焦躁不安,《命运》的强大震撼与《十面埋伏》的紧张都不适合于作者此时的心境,只有悠扬柔美的《梁祝》能够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淡淡喜悦与淡淡的哀愁。
对比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事先将台湾作家颜元叔的文章《荷塘风起》印发给学生,以备课上之用。)
1. 请同学们根据这两篇文章,在头脑中分别作两幅画,然后将心目中的图画描绘给同学听。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从色调、色彩、构图等多个方面作描绘,但要说出他们清幽与明丽的不同意境色彩来。
2. 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荷塘,却能构筑出截然不同的两幅图画?
答:《荷塘月色》清幽的意境,是由朱自清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感情相结合而产生的。而《荷塘风起》虽然也描写了一个荷香芬芳、宁静翠绿的世界但它是由阳光、荷叶、清风和“我”的情感水乳交融而形成的,所以这样的意境更多的染上了阳光明丽的色彩。
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在散文家的笔下,景物因人的出现而变得充满动人的色彩,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否也应用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景物,从而使它们焕发出个性化的魅力呢?让我们一同来试试看,做到心中有爱,做到笔下有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由分析课文到整体感知,体会升华再到对比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结构清晰严谨,层层深入,把提高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是设计的最大特色。
探究活动
1.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朱自清散文,选择出其中的精品,在课堂上推荐给其他的同学,大家讨论,进而深入探索朱自清的散文创作特点,全面了解其语言特色。
2.鼓励学生经过阅读后,试着画有关荷塘的简笔画,有助于明确荷塘景物的描写重点以及朱自清先生的行踪。
3.让学生用通感的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2008奥运健儿的一封信
-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 狗猫争食
- 大雾
- 钓龙虾
- 可怜的小猫
- 倒竖蜻蜓
- 金鱼
- 唉,眼镜……
- 让我们拥有一双明眸
- 开阔的胸襟
- 鸟儿的血泪诉说
- 妈妈学英语
- 爷爷学讲普通话
- 秋天的校园
- 城市能源 “自己的孩子自己抱”-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我国节能现状与“十一五”节能重点-综合新能源论文(1)
- 面对“石油终结”的抉择-综合新能源论文(1)
- 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综合新能源论文(1)
- 热电企业 在困境中求生存-综合新能源论文(1)
-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改革进程与配套改革-综合新能源论文(1)
-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天然气-综合新能源论文
- 热电联产生存困境与破解之道-综合新能源论文(1)
- 近20年中国石油储量变化分析-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再谈热电联产的节能(新)-综合新能源论文(1)
- 设置电力增容门槛 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周大地:“十一五”规划的能源发展方略-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我有市场,我怕谁?-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得不偿失的俄罗斯式的“阴谋”-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提高消费税能够遏制燃油过度消费吗?-综合新能源论文(1)
- 《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记录
- 《美丽的小兴安岭》段落分析
- 从西沙群岛的“鱼”和“贝壳”谈起——《富饶的西沙群岛》片断
- 《找骆驼》预习解析
- 《蜜蜂》写作借鉴
- 在语言的门厅里聆听花钟报时——《花钟》教学设计
- 《赵州桥》预习解析
- 灵气隐于语文学习之中——品味潘宇老师的《孔子拜师》
-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课练
- 《富饶的西沙群岛》模拟试题
- 三上《语文园地三》-在真情实境中培养交际能力——《秋天的快乐》
- 《玩出了名堂》教学导入-《玩出了名堂》相关
- 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相生,使课堂精彩纷呈——《花钟》教学片断分析与反思
- 利用有效方法 诱发学生探究动机——《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找骆驼》习题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