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20-04-16
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做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2. 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重点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 简笔画猜课题。
2. 生读课题回答问题(读懂什么?还想懂什么?)。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 音乐起,师朗诵第一,第二自然段,接着问:小猴子扛着玉米会去哪?会干什么呢?然后用手势提示学生读课文。
2. 问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师根据生的回答贴出挂图)
三. 学第一自然段
1. 读课文。
2. 品“又大又多”。
3. 品“非常”。
4. 品“掰”字。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跟小猴子去玉米地的时候,我们先是通读课文知道小猴子在玉米地里干什么?接着想象小猴子见到的玉米是怎样的?然后模仿小猴子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它当时的心情;最后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法:通读—想象—模仿—朗读)
五. 自学
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跟小猴子继续往前走,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自学余下的课文。自学完后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朗读的形式或讲故事的形式来汇报学习情况。
六. 悟课文寓意
小猴子这次下山一无所获,空着手回家啦!你知道它为什么只能空着手回家吗?
七.巩固
学生根据这一课的内容演课本剧。
八.拓展思维
1.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它会去哪,会怎样做?(同桌讨论,再指名说)
2.请大家把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发生的事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
3.指名读自己写的小故事。
九.小结下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跳舞伴我同成长
- 我学自行车了
- “福娃”手电筒
- 读《吹牛大王历险记》有感
- 秋天到了
- 神奇的放大镜
- 神奇的“日全食”
- 争上游
- 教师节献花
- 献给我亲爱的老师
- 三个小雷锋
- 第一次乘大轮船
- 丁丁是傻瓜
- 磨刀老人
- 三年大学生涯个人发展规划
- 大学四年个人目标计划
- 创工业强县工作意见
- 整治不良风气方案
- 教师读书学习规划
- 加强政法宣传工作的报道方案
- 党性分析个人整改措施
- 六一儿童节活动安全方案
- 大学新任班长新学期工作规划
- 教育系统普法教育工作要点
- 乡镇廉政建设实施意见
- 教育教学工作执行方案
- 党政四项监督制度宣传方案
- 县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方案
- 小学教师新学期计划
- 论死者人格利益与亲属身份权益关系(1)论文
- 论商标侵权案中被许可人的诉讼地位(1)论文
- 从地方媒体的两会报道看新闻价值之接近性
- 新疆题材电视纪录片选题透视
- 浅析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1)论文
- 论外观设计专利与商标侵权判定的区别(1)论文
- 谈公民环境权理论的现状与反思(1)论文
- 论雇主不当解雇雇员的赔偿责任(1)论文
- 探析诉讼时效中断制度的完善(1)论文
- 论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隐忧
- 论民法与个人、集体的社会结构(1)论文
- 探析环境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1)论文
- 电视舞台美术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电视发射机的原理与保护措施
- 从生态批评的视阈解读《后天》
- 《北京亮起来了》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荷叶圆圆》课堂实录及反思
- 《秋天的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讲读教案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2
- 《画家乡》
- 《爱迪生救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
- 《月亮的心愿》教学片断及反思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找春天》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