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4-22
四年级语文上册《一只贝》第二课时教案
课 题
3、一只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5个字,掌握“围拢、漂亮、长虹、荣耀、稀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珍珠形成的资料,以及珍珠的价值。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自主识记生字词,理解“围拢、荣耀、稀罕”等词语的意思。
2、自由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激情谈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一只怎样的贝?
3、引导学生找到文中这一中心句,齐读。
4、引导探究: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既说它可怜又说它可敬呢?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探究贝的.“可怜”
1、为什么说它是一只可怜的贝呢?从哪些语句中你能深切感受到这只贝的可怜?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班内交流,
A、有感情读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B、同学补充,再有感情读,展示自己内心的感受。
C、重点指导理解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具体描写了贝的可怜。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段话中的坚硬、棱角、折磨、无论如何、只好、越来越、默默的等词语,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去帮助学生理解,贝在忍受皮肉之苦的同时,还忍受着失去荣誉,受尽冷淡,独自面对孤独和寂寞等一系列的精神折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对贝的同情之情。
3、抓住课文中对一只贝丑陋的描写,引导学生找出课文1、2自然段中
描写贝壳漂亮的句子,有感情地汇报读,通过对比,强化学生对一只贝可怜的认识。
4、教师小结:是的,这是一只多么可怜,多么不幸的贝呀!它(失去生命 失去荣誉 受尽折磨 丑陋让人讨厌 有苦说不出……)
(二)探究贝的“可敬”
1这是一只可怜的贝,那么从哪里又看出它是一只可敬的贝呢?贝是怎样面对磨难的呢?顺着这个问题,带领学生一起去挖掘文本中,贝对待痛苦的态度。
2、学生讨论、交流。
“用血与肉磨制,它默默地忍受着,它说不出来”
3、、配合学生回答,拓展练习:
一年又一年,这只贝,周而复始地在用自己的血与肉磨制珍珠。
即使 ,即使 ,即使 ,他都没有停止努力,
他从不埋怨,从不退缩,默默承受,直至磨制出稀罕的珍珠。
这真是一只 。
(三)升华情感。
1、同学们, 此时,你还觉得它可怜吗?学生自由说。
师总结:是的,在它对待不幸中,我们更是感受到它的可敬。现在我们再来齐读第三自然段,感受贝可怜背后的可敬。
2、是的,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那么你们是觉得更可怜还是更可敬呢? 让我们再来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齐读句子: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只不漂亮的贝壳吗?为什么?有什么话想对这只贝说吗?
2、同学们,贝都如此,更何况人呢?在生活中,你是否发现如同这只贝
一样的人呢?
3、师总结:凡是像这只贝那样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地做出奉献的人,都是可敬的人。同学们,老师相信,假如有一天你们遭受了什么磨难,只要想起这只坚强的贝,想起那些可敬的人,你们一定会经历风雨重见彩虹,做一个坚强勇敢的人,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 下课了
- 战斗
- 放风筝
- 我是春天的蒲公英
- 下雨了
- 小实验
- 母亲节快乐
- 给妈妈的贺卡
- 第一次吃牛排
- 赤壁
- 聪明的孩子
- 我的宠物小乌龟
- 五色公主
- 周胖子和马瘦子
- 浅论班主任与养成教育
- 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探讨
- 对职业师范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试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探讨
- 浅谈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 试论自己对德育工作的几点认识
- 关于加强学校德育的三个关键问题
- 高职生行为习惯常见问题养成教育方法
- 社会良性运行和发展要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初探
- 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 论课堂教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 浅析知识管理视角下课堂教学师生主客体关系
-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怎样提问的思考
- 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
- 关于家庭对未成年人养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性研究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设计1
- 《太阳》一
- 《称象》教学设计2
- 《太阳》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设计2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附反思)
- 《雪地里的小画家》二
- 《比尾巴》教学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二
- 《比尾巴》教学设计一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附反思)2
- 《春雨的色彩》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
- 《太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