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春》知能同步训练

《春》知能同步训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0-05-01

《春》知能同步训练

知能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的字注音。

水涨( ) 酝酿( ) 蓑衣( )

薄( )烟 应和( ) 黄晕( )

2.给下列几组字注音,并分别组词。

蓑( )______ 悄( )______

衰( )______ 稍( )______

哀( )______ 俏( )______

衷( )______ 梢( )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

(3)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用两个字概括春雨的特点,体现这两个字的句子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牛毛、花针、细丝的共同点都很细,但也有不同点,请你说说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3.雨中的自然景物,只写植物,只写树叶和小草。在状写树叶和小草时用的词不一样,为什么?

4.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

5.“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

(二)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著名诗篇《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好雨知时节”,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说是“好雨”?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写出了春雨什么特点?“润”字怎么用得好?

3.这首诗哪儿是想象?这想象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参考答案

一、1.zh3ng y)n ni4ng su# b$ y@ng h8 y)u 2.蓑(su#蓑衣),衰(shu1i衰败、衰老、神经衰弱),哀(1i悲哀、默哀),衷(zh#ng苦衷、由衷之言、衷心拥护)。悄(qi1o悄悄;qi3o低声悄语、悄然无声),稍(sh1o稍微、稍有不同;sh4o稍息),俏(qi4o俊俏、俏货),梢(sh1o眉梢) 3.(1)比喻、拟人。(2)比喻、排比。(3)拟人。

二、(一)1.多、细。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2.“牛毛”形容雨丝的紧密,“花针”形容雨丝闪光,“细丝”形容雨丝的细长。 3.写雨中的树叶是怎样的绿,雨中的小草是怎样的青。因为树叶是一片一片的,沾了水,所以说“绿得发亮”;因为地上的草是大片大片的,沾了水,所以说“青得逼你的眼”。是从侧面烘托春雨的可爱。 4.因为上文已写春风,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可是含蓄着春风了。“织”字与细丝的比喻又相照应。 5.拟人。

(二)1.拟人。因为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所以说是好雨。 2.“随风潜入”写出了春雨是濛濛细雨、无声无息的特点。“润”字表明春雨使万物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刻画出了春雨的特点。 3.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想象。这想象表明了作者因春雨及时而降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明了杜甫对和平安定生活的美好憧憬。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的乐器——葫芦丝
我和螃蟹
家乡的油菜花
热闹的国庆节
升旗仪式
我的一袋麦子
关爱就在你我身边
陶泥
大雾
多姿多彩的树叶
中秋节
观察螃蟹吐泡泡
今冬的第一场雪
送给妈妈一个吻
第一次骑自行车
有关建设效能政府中人力资源培训的研究(1)论文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1)论文
浅探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及其会计影响(1)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功用(1)论文
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浅论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政府在位(1)论文
谈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1)论文
浅论人力资源开发的公共政策意涵(1)论文
浅论人力资源战略对电力企业的作用(1)论文
探析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1)论文
浅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和思路(1)论文
浅论企业中人力资源的资本化(1)论文
探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1)论文
谈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构想(1)论文
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的研究(1)论文
《鱼我所欲也》课文评点
抓“两两相对”解读《鱼我所欲也》
逻辑的缺席──对《鱼我所欲也》的质疑
关于《鱼我所欲也》的两个问题商榷
《鱼我所欲也》新解
《鱼我所欲也》中的生命教育
底蕴深厚浩气长存──品析《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素质教育新学案
《鱼我所欲也》词语古今异义
《鱼我所欲也》固定句式
《鱼我所欲也》的逻辑推理
《鱼我所欲也》有关资料
“鱼我所欲也”告诉我
《鱼我所欲也》中心论点谈
《鱼我所欲也》学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