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七颗钻石》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三、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1、齐读课题
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七颗钻石》。
2、情感渲染,感受“水”的重要性。
⑴师: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老师带你们穿过时空遂道来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这一场大旱灾使人类及所有动物、植物受到了极大的灾难,同学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⑵师:此时此刻,大家最需要的是什么?(“水”)
3、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师:是啊,那个时候,水是多么的珍贵。
《七颗钻石》就是发生在那场大旱灾中的一个既神奇又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
二、紧扣“神奇”,理清“水罐”的变化。
1、师提出“第一次读书”的要求。
师:文中写小姑娘抱着空木罐去找水,接下来,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情,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80页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把令你觉得很神奇的地方找出来,用“——”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2、生自由大声读、边划、师巡视、指导。
3、反馈:
生想先说哪个句子,师就先指导读哪个句子,并边板书。
⑴例如:“当小姑娘再拿木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
师:水罐变成了银的!(板书“银”)真神奇!可从你的读中老师感受不到神奇,你能再读读吗?
①一生读→指导后再读→全班读
⑵指导别的“神奇”的句子,理清“水罐的几次变化”。
师:你还找到哪些句子!谁能像我们刚才这样读给大家听。
生依次找出来,并说明神奇在哪?师板书
空木罐 ? 钻石、水流
装满水 银 金
(空木罐——装满水——银——金——水流)编者改注
4、教生学会提问题。
师:看到空木罐,变成银的,又变成金的,最后还从罐子里跳出钻石,你最想问什么?(如: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等)
三、紧扣“感动”以学定教,感悟“爱”。
㈠生第二次读课文,小组自学
1、师激发读书欲望
⑴师:是呀!为什么会变化?你赶紧再读读课文,就会明白!
老师请孩子们四人为一小组,一起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⑵出示“学习建议”
师:来看看老师给你们什么学习建议?
①用“ ”画出使你感动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
②把这些你感动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并交流学习感受。
师:我们各个小组来比赛一下,看谁找的句子最准确,理由最充分,而且读得最有感情。好!各小组开始读书。
2、生小组自学,师巡视指导。
㈡反馈
以学定教,生先说哪个句子,就先学哪句。共4个句子。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带领学生感受浓浓的“爱”。
这4个句子的教学预设如下: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感受浓浓的爱。
1、“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2、小姑娘往手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3、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4、“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㈢小结:
1、师与生一起围绕板书复述课文。
(1)、师先做示范,根据板书说一小段故事。
(2)、生学着复述。
2、师:那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有答案了吗?水罐为什么会变化?
3、再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㈣教学最后一个阶段
师:这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就是北斗七星(出示课件)
四、走出文本,畅谈感受。
1、学了这篇文章,你想对文中的小姑娘或她的母亲说什么?
2、你想对身边的亲人、老师或同学朋友说什么?
五、欣赏朗读,总结全文
1、师:这是个既神奇又让人感动的故事,让我们再一起感受一下它的美好。想不想回家讲给别人听,那就用心记住这个故事。播放“朗读课件”
2、总结
今天,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这篇文章,老师也被感动了,让我们从今天起,学会关爱父母,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爱身 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快乐、热情的人,好吗?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齐读《七颗钻石》。
3、现场学习如何关爱身边的人,体会关爱别人不是很难的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看新闻有感——苦难是人生的最好老师
- 读《生命生命》有感
- 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唤》有感
- 观《暖春》有感
- 读《西游记》有感
- 读《生命
- 我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
- 读《于是,天使来到身边》有感
-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 读《抢劫自己》有感
- 锛傊┲胂
- 哭诉
- 帝企鹅日记
- 读《卧薪尝胆》有感
- 读《洛克菲勒教子法》有感
- 简论影响中小学校本科研有效性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试析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简论利用新媒体引导凝聚青年并创新共青团工作研究
- 试论影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因素研究
- 谈《绿》与《荷塘月色》审美赏析
- 浅谈淄博市临淄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与对策
- 简论高职院校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 浅谈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意义与路径指要
- 从《狂奔》中父子伦理叙事看苏童的叙事伦理
- 试析以知识共享的视角谈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 试论网络传播时代纸质媒体的发展策略分析
- 简析教育目的的失衡性
- 论《歧路灯》语言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 试析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策略
- 试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实证分析与对策
-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
- 中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各有千秋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杂谈
- 由《跨越百年的美丽》想到的
- 中国首位太空人的“非常”太空生活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 《千年梦圆在今朝》相关链接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相关链接
-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案例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杂谈
-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