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5-28
《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10分)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A.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求之下流,固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一寺临河干 临表涕零
C.当求之于上流 策之不以其道
D.果得于数里外 扶苏以数谏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寺僧判断石兽在下游,“顺流下矣”,但到下游寻找了“十余里,无迹”。
B.讲学家判断石兽应在原处,理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C.老水兵则判断石兽在 “上流”,是因为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懂得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有时比实际经验更可靠。
答案:
9. (3分) C (A.固然,巩固;B.靠近,面对;C.它;D.几,屡次。)
10.(4分)
(1)这不是木片,难道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吗?(木杮:木片;岂:难道;为:被)(2分)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方面,却不知道另一方面的人很多,难道可以根据常理主观地推断吗?(但:只;臆断:主观地推断或主观臆断)(2分)
11. (3分) D(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为自已喝彩
- 我爱我的文具盒
- 爱
- 对话
- 美丽的校园
- 垃圾
- 厨房里的大怪物
- 气泡泡
- 西安肉夹馍
- 放风筝
- 野菊花
- 我爱我的小台灯
- 灭蚊灯
- 家乡的桂花酥糖
- 湘西美食
- 关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 试析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
- 试论“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关于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类型与对策分析
-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 试论高校学生工作服务路径的探索与思考
- 试析省域合作的教师教育的联盟化发展
- 关于高校网络德育管理模式分析
- 试论高师声乐教师的职业素养
- 关于增强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动因及对策
- 对于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中的主体角色定位研究
- 试析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 试析从威斯康星大学发展看独立学院社会服务
- 关于QQ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 试析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引进
- 《我的叔叔于勒》教后记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杂谈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 解读小说主题的多维性,珍视学生独特阅读体验──谈《我的叔叔于勒》教学
- 《我的叔叔于勒》三次“对话式”教学案例
- 同情、理解和爱:《我的叔叔于勒》个性诠释
- 为学生搭建探究与对话的平台──《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与反思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 从程红兵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看整体风格模式的教学特点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 三问“态度”抓住本质──《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一例
- 对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渗透”的研究──以《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讨论为例
- 画了一枚铜钱
- 在《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