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5-2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2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 马 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内容涉及“咏雪”、“送别”两个方面,和学生以往学习的唐诗相比,篇幅长了,内容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鉴于此,课文学习落在分析诗歌“奇景”、“奇情”两个点上,使诗歌学习避免了支离破碎的图解,简单的理性分析。而作为诗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诵读这个环节,在常规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听读一遍以后进行朗读。由于受时空限制,学生的朗读很难按要求得到提高。网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状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个个性化的示范朗读,而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的喜好选择示范朗读进行聆听和仿读,同时选择自己喜爱的乐曲为自己的朗读配乐,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因为学生是戴着耳机聆听、模仿朗读,避免了相互间的干扰他们在聆听、模仿朗读时也可以不断重复播放,一个地方多次的反复,可以听得更加仔细与真切,因此模仿朗读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的朗读水平在课堂上可以有效地得到提高,朗读教学也落在了实处。
第二篇:
今天(星期五)的第一节课上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的思路是:从提问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和咏雪诗导入新课,然后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在写作背景中提到“边塞诗”。然后是题解-师范读(本来课件里有朗读录音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放不出来我才不得已范读的)-学生朗读后用提问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师生共同订正(在此提到“互文”的修辞方法)-生再带着三个问题(1、从内容上看写了哪两个方面?2、本诗写了怎样的环境?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朗读-用提问式解决这三个问题-品味本诗,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按节奏朗读-指出本诗中的修辞方法-练习-小结。
上这节课,我的感觉虽然不是很好,但还是比平时要好一些。
后来我叫教导处秦主任为我这节课提提意见,也许因为是下课的时候,时间不够充足吧。他说,好的就不说了,就说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一、以后注意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些。
二、也许是你对电脑的操作不够熟练,字迹跟底色的对比不够明显,所以自己模糊,字体颜色用黄色也许会清楚一些,以后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中午时,我又问了语文组长李老师,她说,好象少了一个环节,如果能不叫学生翻译,而多叫学生分析体会诗的意境比较好。比如:从第一句中的“百草折”让学生体会风的强劲,读“瀚海阑干百丈冰”让学生想象大沙漠的广阔……。
我听后,收益匪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日记
- 大闸蟹
- 流浪猫
- 郊游的好季节
- 贺年片
- 拍手歌
- 中秋节
- 知错就改
- 来福
- 我们的校园
- 谁和谁好
- 一双美丽的拖鞋
- 小小手抄报
- 芦花鸡
- 第一次一个人睡觉
- 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的几个核心问题(1)
- 新会计准则对军品成本结构的影响(1)
-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1)
- 会计职业判断探微(1)
-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欧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1)
- 计算机的发展将导致会计革命(1)
- 论会计监督权利(1)
-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创新(1)
- 会计控制目标系统论(1)
- 关于我国会计原则中的几个问题(1)
- 浅议实证会计研究(1)
- 环境会计的单式记账方法及其运用(1)
- 试析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课程体系的整合(1)
-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分析比较(1)
- 实施新《会计法》对税务工作的影响(1)
-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比尾巴》教学设计10
- 《影子》快乐练习:练习
- 《比尾巴》教学设计2
- 《比尾巴》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比尾巴》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比尾巴》教学设计7
- 《比尾巴》教学建议
-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6
- 《比尾巴》教学设计1
- 《比尾巴》教学设计11
- 《比尾巴》教学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