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有感于《再塑生命》中的师爱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有感于《再塑生命》中的师爱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0-06-04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有感于《再塑生命》中的师爱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有感于《再塑生命》中的师爱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桃源中学 杨优芬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舞蹈《千手观音》生动地表现了千手观音圣母般的美丽、温馨、祥和,在人们的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诱发出一股暖流浸透全身,使人们的心情陡然变得美好和开朗。华丽的金色盛装,美仑美奂的舞蹈把人们带进了一个视觉天堂,给人与无限美好的艺术享受。这个获得了国际大奖的舞蹈被认为是晚会中一个耀眼的亮点。该舞蹈由21位聋哑演员表演,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技艺精湛,那么多残疾演员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把一个千手观音表现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他们听不到音乐的旋律,他们的一切表演都是在四位手语老师的指挥下进行的,舞蹈的整齐程度出人意料。舞蹈结束时,主持人周涛携聋哑主持人及四位哑语教师走上台教全部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重复学习一句手语“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在大家被残疾艺术家的艺术魅力深深感动的同时,呼吁大家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并升华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一群不会说话的中国聋人演员用他们优雅的肢体语言述说了一个东方的古老传说,真正地让世界震惊了。在这精美绝伦的表演的背后,又会有多少故事,多少心血,多少企盼呀。而引导这群聋哑演员的那些教师,虽然他们默默无闻,但正是他们的爱心,他们的教学艺术,他们的不懈追求再塑了这群聋哑演员的艺术生命,他们的价值也在这群演员的舞蹈中呈现。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这不由我想起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再塑生命》,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是由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的人》《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的,主要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作者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仑并提的19世纪的了不起的人物。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创建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她不仅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生命的勇气,而且还将自己所经历的痛苦和幸福记录下来,给后世以勉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制度下的人们都能从海伦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激励斗志,这是因为那种不畏困难勇于同自身弱点拼搏的精神,始终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可以说这个奇迹有一半是海伦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创造出来的,是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在此,我想谈的是这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和一片可歌可泣的师爱真情。

海伦·凯勒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面前,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我将不仅要看到她面庞的轮廓,以便我能够将它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而且还要研究她的容貌,发现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迹象,她正是以此来完成教育我的艰巨任务的。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世界因教师而灿烂,未来因教师而美好,教师肩负着社会的重任,祖国的未来,那么,在很多时候,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用我们的爱心去“再塑生命”。“再塑生命”意思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但在课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

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文中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

安妮·莎莉文于1887年3月3日走进作者海伦·凯勒的生活中,从此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海伦·凯勒。作者写道:“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莎莉文老师初来乍到,就让“我”感受到了她的关爱,并迅速担当起教师的角色。当“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之后,“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画。”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莎莉文老师良苦用心和高超而独特的教育法,送给海伦的这个洋娃娃,真是巧妙极了,既是老师对小海伦的爱心表达,更是用来启迪小海伦智慧的“道具”,因为,对于盲聋哑人来说,手是他们的眼睛,手是他们的耳朵,手同时是他们说话的嘴巴。你看,小海伦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着老师的动作,从此开始懂得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名字,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Helen Keller”(海伦·凯勒)。此后,海伦陆续学习并掌握了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聋盲哑却能掌握五门语言,海伦的成功被称为“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成就”。

但是,教育一个6岁的盲聋哑儿童谈何容易,不用说关于一个“doll”最基本的概念需要多少次练习,就是“杯”和“水”的区别也难以“说”清。在井房,“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盲聋哑人只有通过触觉来感知事物,当“water”从海伦的手中流过的时候,莎莉文老师则在她的另一只手上写着“water”这个词,时机抓得多么准确,教学方法多么巧妙。果然,“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莎莉文的教育取得了神奇的效果,“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可以说,莎莉文用“水”启开了海伦智慧和情感的大门。“水”让海伦油然而生求知的欲望,用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妙的感受。

莎莉文老师还善于引导海伦在大自然中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海伦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她把我带到大自然中,运用我的触觉、嗅觉,以及学到的词汇,让我在头脑中形成特有的形象,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感受自然界的丰富多采和世界的无比美好。“繁花似锦的夏季来临,莎莉文小姐牵着我的手漫步在田纳西河的岸边,望着田野、山坡,人们正在田间地头翻土播种。我们在河边温软的草地上坐下,开始了人生新的课程。……莎莉文小姐先教会我从那粗壮的树木,那细嫩的草叶,还有我妹妹的那双小手领略美的享受,然后才教我画地球的形状。她把对我的启蒙同大自然联系起来,使我同花同鸟结成愉快的伙伴。”

“爱”并不是一个具体可触的事物,关于“爱”的解释,对于一个视听健全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但是,莎莉文不仅极其艺术地解释了爱,而且让海伦体验了爱,懂得了爱,唤醒了爱。当“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早开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莎莉文立即予以感情的回报,用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并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由此进行着关于“爱”字的问答和探讨。她要引导海伦从“能触摸的东西”中获得思维的提升,“领悟到抽象的概念”。“爱是什么?”“爱是花的香味吗?”──在海伦看来,爱是给人带来愉快而美好感受的东西。“爱是不是太阳?”──在海伦看来,“世界上没有比太阳更好的东西了,它的热力使万物茁壮生长。”爱能给人光和热,能使万物茁壮成长。但莎莉文老师不希望对“爱”理解得太具体,她想通过对“爱”的探讨,进一步开发海伦的思维、智慧和心灵世界。所以,当海伦再次问“爱是不是太阳?”莎莉文老师在海伦的已有认识的基础上给予升华:“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莎莉文对“爱”作了多么绝妙的解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形象,深刻的内涵又与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作者最后写道:“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此时,作者已感受到了“穿梭在我和他人的心灵中间”的那种美好的情感──这便是“爱”。年轻的莎利文把她的爱心化作无比的耐心,使得海伦越过了盲聋学生学习中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小海伦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莎利文老师的爱心。凭着这份爱心,10岁的海伦为一个5岁聋盲儿童成功地募集到了两年的教育费用。也许从那时起,她就已经立志要帮助世界上所有像她这样需要帮助的人。

作者用饱蘸感情之笔来写莎莉文老师,写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对她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文章开头写道:“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是“我”生命的重新开始,作者把莎莉文老师称之为再塑生命的人。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作者是这样描述莎莉文老师到来时自己的心情感受的:“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作者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具体言行,来表达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真的,“教师应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他不应是蜡烛,垂泪到天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应当如朝霞祥云,映红天空,照亮人间的同时,又展示自身的美丽与绚烂,享受着教育的快乐和幸福。”莎莉文老师毕生献身于帮助海伦·凯勒脱离枷锁,追寻心性的独立、自由、返朴归真,安妮·莎莉文没有白费心血,她培育了20世纪不朽的奇葩──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正是在成就海伦的同时,成就了自己,成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俗语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教师的素质和教法是决定学生命运之根本,我们教师自当有一种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内强素质,深挖潜力,以求突破。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正因为教师从事的是“为人师表”的神圣职业,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所以教育家夸美纽斯将教师职业比喻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们也把教师比喻成“辛勤的园丁”,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完美人格,教师的崇高师魂,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爱心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教导过的一句座右铭,他曾告诫对学生实施惩罚的教师说,“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当你的学生迷途时,当你的学生遇到挫折时,当你的学生的人生轨迹出现偏差时,让我们用师爱来再塑学生的生命。

教师,当你把学生的茁壮成长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当你把学生那灿烂天真的笑脸看成是天底下最美丽迷人的图画,当你把教室里传出的朗朗书声听作世界上最美妙动听的音乐,当你把教室、校园当作地球上最纯美圣洁的净土,那么你就会对看似平常的教育工作永远充满热情,一旦听到你熟悉的上课铃声,就会立即精神振奋,只要一走上讲台,你就会激情荡漾,浑身洋溢着蓬勃的生气,在付出和给与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在上课下课的单调重复中,我们过的是平凡的生活,但我们享受到了几十颗心灵的交流,我们享受到了几十种思想的碰撞。如果一颗心就是一座花园的话,那我们拥有的是几十座花园;如果一颗心就是一片天空的话,那我们拥有的是整个宇宙。是的,还有谁比我们更富有?以再塑生命为已任,老师啊,你的学生将是幸运的,他们年轻的生命将会得到最醇的甘霖──你的师爱,让学生以你为骄傲吧,老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的幸福
我的QQ农场
成长的阶梯
梦幻的笑
我好想拥有一只小狗
我家的工艺骏马
第一次得优
太阳终于“回家”了
逛美食街
我的QQ农场
《鸡毛信》缩写
我是“快点”女孩
特别的一课
一件心惊肉跳的小事
风雨中的感动
基于跨国联盟的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探讨(1)论文
对中国构筑全球性区域贸易安排体系的思考(1)论文
WTO体系下国际贸易法范围的新发展(1)论文
跨国公司技术垄断下中国企业发展对策研究(1)论文
关于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一点思考(1)论文
论高外贸依存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1)论文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变革与发展趋势研究(1)论文
论货币政策的失误与美国金融危机(1)论文
产权交易机构开展投融资服务业务探讨(1)论文
论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对我国的启示(1)论文
我国国际文化贸易逆差原因探讨(1)论文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与我国外贸发展对策(1)论文
中非贸易研究(1)论文
国际会展营销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运用分析(1)论文
论国际商务谈判策略在展会的运用(1)论文
《翠鸟》教学设计之七
《翠鸟》教学设计之一
《翠鸟》教学设计之九
《翠鸟》教学设计之十
《珍珠泉》教学设计之五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珍珠泉》教学设计之七
《珍珠泉》教学设计之六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以读文本 感悟真情——《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十
《翠鸟》教学设计之八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