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6-15
《组歌》说课稿
《组歌》说课稿
襄阳区伙牌一中 石红勤
一.教材简析
《组歌》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一单元所选课文全部是散文诗。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组歌》中的两篇。这两首散文诗都采用拟人手法,其中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形象,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两文的想像都是紧贴着事物的自然物理特征而展开的。语言优美、典雅、清新,其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东西方读者。
二.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加强诵读,在熟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积累课文的名言警句。结合课文的特点及其在单元中的地位,目标制定如下: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美丽的形象、意境;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学习和品味文章语言与特色;3.激发学生自由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热爱自然。
是由两首散文诗组成,这两首散文诗都有鲜明的形象与意境,而《浪之歌》中表现了诗人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腔的爱情,同时两文的语言优美清新,值得反复揣摩,因此,目标1、2定为本课的学习重点。品味语言及文章特色对八年级同学来说还有相当难度,所以目标2定为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的选择
体会诗歌的情感要在朗读中进行,教法就首选朗读法;同时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方法及发现探究的能力,学法定为自主合作探究式。
选择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是诵读与感知。第一步,先介绍作者有关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第二步教师范读,有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第三步,学生自由诵读,全面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第四步,全班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在公众场合说话能力,发表观点的能力,同时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第二板块是理解与欣赏。第一步,美读你喜欢的段落、句子,并从任一角度作批注。第二步是交流,先小组再全班。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既尊重学生作为阅读个体的差异,也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互补。第三步是积累。虽然课堂上所给的时间不多,但却提醒同学们注意积累优美语言。
第三板块是发现与探究。第一步,让学生自主发现,教师对分析思路进行指导。第二步,学生交流。这两个环节预计难点是要依据事物的自然物理特征展开想象,如果学生不能发现,教师需要适时点拨。第三步,仿写。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绘、思考及想象,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启发学生对社会、人生进行思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无题
- 荷花
- 观蝴蝶展
- 我爱我家
- 快乐的儿童节
- 公开课《东方之珠》
- 我的好朋友
- 这就是我
- 读《争吵》有感
- 母爱
- 教师节
- 秋游
- 放风筝
- 钓鱼
- 狡猾的狐狸
- 论歌唱训练中的呼吸、共鸣问题
- 中国的交通运输出业及中外对比分析
- 对《放牛班春天》中的音乐元素赏析
- 谈歌唱的意识和感觉
- 焦金海筝曲探讨
- 引张线在杭金衢高速公路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 把握声乐的“脉博”——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 关于指纹技术在确定交通事故驾车人中的应用
- 服装表演音乐的美学观及其审美体验
- 论高等师范院校民间舞的优化教学
- 谈十九世纪中叶欧洲钢琴音乐鼎盛时期的成因
- 公路医疗货物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 构建治理公路运输超载的长效机制
- 浅谈造访欧洲中心的音乐之都
-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 《雷雨》教案
- 《泉水》教案
- 《日月潭》教学片段实录教案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 《画风》教案
- 《充气雨衣》教案
-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 《最大的“书”》教案
- 《动手做做看》教案
- 《动手做做看》教案
- 《最大的“书”》教案
-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