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和时间赛跑》教学建议二
1、课前,教师准备挂图或课文插图的投影片,以及文中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的幻灯片。同时,可以布置学生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古诗,以及身边的人珍惜时间的事例。
2、本课要求认、写的生字,可以灵活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梭”是平舌音,不易读准,也较难识记,可以与形近字进行比较,如“俊”“棱”;“若”不易读准,要注意纠正学生的方言音。本课要求写的字比较多,可以让学生独立观察,提出较难写的字,或不易写好的笔画、结构,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赛”的中间部分是三横,不是两横;“疼”是病字旁,不是广字旁;“忧”的右边是“尤”不是“龙”,不能多写一撇;“赢”的几个构成部分要仔细观察,摆好位置;“益”的上半部分是“”,不是“兴”;“若”的中间部分是“”,不是“十”,要同“苦”字区别开来。
3、阅读课文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学生对时间的概念是怎么认识的。他们对时间的理解可能很肤浅,或许仅仅停留在数学知识的层面,而非生活的高度,哲理的高度。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使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时间的宝贵,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先谈一谈读懂了什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也可以请学生说说课文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或者让学生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个句子最能表达“我”和时间赛跑的体会,抓住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展开教学。在进行具体教学时,力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自读自悟、质疑、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4、在引导学生研读的过程中,能够提出重点语句共同讨论。可以边读书,边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或难以理解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或疑问。可重点指导学生讨论以下语句。“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可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一是引导学生先读读爸爸的话,看看爸爸是怎么理解的:昨天过去了,就再也回不到昨天;小孩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如果不是一个人的亲身体验,感受就不会那么深刻,所以,“我”感到爸爸像是给“我”说了一个谜。二是着重引导学生多读读后面的语句,感受“我”的生活体验,看看“我”是怎样理解的:看到太阳下山,知道一天就这么过完了;看到鸟儿飞到天空,想到鸟儿明天即使飞的是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时间一去不复返。三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看待时间的流逝的,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两句话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自己解决。“光阴”指时间,“金”即黄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说时间的宝贵。“箭”和“梭”的运动速度都很快,用来比喻时间过得飞快,这两句话可以使人们从中体会到时间的宝贵。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建议学生用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明,也可以用其他人的事例来说明。
5、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理,把握朗读语气。这篇课文的朗读语气应该是亲切、自然的,好像在和朋友谈心,谈自己的人生经验。
课文前半部分写“我”体验到了时间的流逝,朗读声调应缓慢些,低沉些,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我”从爸爸的一席话和生活体验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是怎样的一种滋味?是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可以通过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感受作者的这种心情。课文后半部分写“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不断取得成功的。教材以文中泡泡的形式,安排了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理的问题:“‘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着急”和“悲伤”的情绪,主要体现在“太阳落山”“鸟儿飞翔”这两个自然段中。“高兴”和“快乐”的心情,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文中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和太阳比赛谁能更快地回家,结果“我”跑赢了太阳;一个暑假的作业十天就完成了,“我”跑赢了时间;读三年级时就做五年级的作业,走在了时间的前面。)再读读写“我”的感受的句子,体会“我”跑赢时间的快乐心情,这时,朗读的声调略高些,速度略快些,朗读中要有一种跑在时间前面的喜悦。
最后两个自然段写“我”和时间赛跑的体会,抒情的色彩很浓,读时语速稍慢,语调稍重。要指导学生在体验到了时间的珍贵和与时间赛跑的快乐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
6、本课的生词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举例、想象等方法理解。如,“忧伤”“哀痛”,指的是“我”失去外祖母后心情十分悲伤、痛苦、忧郁,可以联系上下文,从“我”的表现中加以体会,如,“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持续”,在文中指的是“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此悲伤痛苦,而且这样的心情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可以联系上下文,通过“每天”“很久”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来体会。“安慰”,可以联系自己伤心痛哭时父母如何用话语劝告、用手轻抚,使自己的心情舒坦起来的生活经验加以理解。“受益无穷”的意思,可以结合所在段落几句话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文中是指“我”珍惜时间所得到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理解“假若”的意思,可以用换词法,分别在句中换成“如果、假如、要是”等词语,让学生理解体会。
7、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并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要在学生充分自读、充分讨论、有了自己的感受的基础上,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第二题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认真体会,并积累下来。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可以发现课文中的含义深刻、值得细细品味的语句(见教学建议3),并通过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可以建议学生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背一背,再抄写下来。除了“教学建议3”列举的句子外,如果学生认为其他的语句也有一定的含义,可以抄一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捉蝴蝶
- 致给妈妈的一封信
- 乡村的夏夜
- 为自己许个愿
- 读《林彪直指山海关 东野神兵围平津》有感
- 我的妈妈
- 扭秧歌
- 自我介绍
- 一件难忘的事
- 我的好朋友
- 假如我是发明家
- 可爱的小花猫
- 西游记
- 紧张的考试
- 我的妈妈
- 美国遗产税对我国的启示
- 关于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的思考
-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和立法研究
- 适度减税:扩大内需的现实财政政策选择
- 农村税费改革的三个主要问题
- 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 关于无形资产涉税问题的探讨
- 论我国的税权划分
- 论中央与地方税权的合理划分
- “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 企业购并的税收筹划
- 从国际比较角度谈我国主体税种优惠政策的有效性
- 考验中国税制:跨国公司转移定价每年挪走300亿
- 我国加入WTO后税务与海关执法执纪部门如何适应工作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4
- 《桂林山水》教学有感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 《松鼠》教学设计1
- 《长城》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4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3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3
- 《燕子》教学设计1
- 《珍珠鸟》教学设计2
- 《落花生》教学设计1
- 《落花生》教学设计2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4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