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检阅》第二教时说课材料
课前的点滴思考:
《检阅》一文重点写了儿童队员准备检阅的事,以及检阅时的情景,阅读文本时,我仔细研究了课文的人文性,因为只有找准了课文的基点,教学中才能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确定文本的人文性是教学目标的定位之一。这篇课文对文本意义的领悟可以是把握在“关注残疾人就应该给他们和普通人同样的机会”。但显然这是一个较低层次的解读。要升华检阅的价值,预测达到的效果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建构起这不仅仅是一次普普通通的队列队形的检阅,也是一次人性的检阅,更是一次人生的检阅。这似乎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又难以理解。研究中我发现了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从篇幅上看应该是儿童队员,但从内在中分析应该是博莱克,因为,一切问题都是围绕着他展开的。但是,文章写博莱克的文字只有短短的一个自然段,几十个字。儿童队员在讨论博莱克的问题,却没有博莱克参加。于是,我意识到了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主人公缺失”的问题。博莱克的命运操纵在儿童队员们的手中,自己却没有丝毫的决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的权利,也许博莱克不愿意参加。大家的做法也会让人理解成这是博莱克的同情甚至是怜悯,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产生了另外一种思考的方式,生成了一种全新的思想,那就是:别人强加给我,要我做的事情,不一定是我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我有同意的权力,也同样有拒绝的权力。到这里,对残疾人的尊重就不只局限于给他和正常人平等参与的机会了,还在于尊重他的思想,尊重他的选择。这显然是大家对博莱克的不尊重。这是作为一名阅读者对文本进行的批判。三年级的学生也是无法落实这一步的。经过再三思考,最终我把文本的落脚点放在了对博莱克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精神的体会和儿童队员们那颗善良、友爱美好的心灵的感悟。
目标定位:
1、能根据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补充课文的留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教学设计思路与理念:
1、为落实教学目标,首先整堂课有一条明显的知识链。即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博莱克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精神和儿童队员们那颗善良、友爱美好的心灵。因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两句话贯穿了整堂课。也可以说这两句话像一根线把课堂的几个环节串连在了一起。教学中分两步走,一是让学生感悟博莱克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精神;二是感悟儿童队员们那颗善良、友爱美好的心灵的感悟。
2、注重感悟方式,提高感悟实效。教学策略的选择一切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为了让学生比较深入充分地感悟博莱克的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精神和儿童队员们、那颗善良、友爱美好的心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让学生想像博莱克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代价;二是让学生充分与博莱克、与儿童队员对话,在与文本、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感悟他们的人文精神。三是通过挖掘课文的空白点,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去想像思考,从而获得情感的共鸣。因而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如果你是儿童队员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处理呢?为什么?”“同学们,你们碰到过类似博莱克这样的事吗?”“同学们,你们想想,腿有残疾的博莱克是不是更需要大家的鼓励和信任呢?那么此时的你会怎样处理博莱克这件事呢?”四是读写结合。让学生通过写的方式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达到情感的升华。
3、以读为本,读悟结合。曾有教育专家说过:“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一定不是一堂好课。本节课我也在努力实践这一句话。整堂课我就是通过不断反复朗读“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两句话贯穿的,并且每次都是在不同感悟的基础上引导朗读。同时结合其它句子的朗读,有默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天的课例无论成败,我想只要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就足以,我们要坚信只有自己努力过并为之而付出过,我们新课程的探索之路才会越走越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奶奶“玩”QQ秀
- 状告肯德基
- 蜗牛
- 陈晓春
- 聪明的兔子
- 观察日记——蚂蚁最爱吃啥
- 二十五元
- 爱看电视的我
- 观察蚂蚁
- 美丽的南小河沟
- 走滩涂
- 蟑螂复仇记
- 游泳
- 给张老师妈妈的一封信
- 包柑橘
- 论中国环境与经济至上主义
-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新思路探索
- 电力设备的状态维修与状态监测
- 大连地铁车辆段出入线接轨方案综析
- 地铁车厢乘车站名动态显示的设计和应用
- 自由主义与儒教社会
- 上层革命
- 公民社会理念的由来及现实意义的思考
- 关于电力企业全方位经营管理的探讨
- 基于土地收益增值,南京地铁建设资金的筹资方法
- 城市轨道交通走行轨上牵引电流值的分析
- 基于电梯控制方式分析与研究
- 关于北京轨道交通投融资问题的研究与建议
- 基于以太网的电力调度信息传输的开发
- 钢弹簧浮置板减振轨道在城市地铁中的应用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2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2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4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5
-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4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片段)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
- 《灰雀》
- 《风筝》教学设计2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3
- 《风筝》教学设计3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