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教学札记
翻新时间:2022-09-29
《惊弓之鸟》教学札记
《惊弓之鸟》教师这样开课”这件事已经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就连动物报小雁子也给我发了一封报道:本报讯,昨天我一同胞飞过魏国,被该国射手更羸一箭射死,死者的母亲已经告上法庭,状告更羸杀害野生动物,法院已受理此案,将择日开庭审理。”
然后教师故意很严肃地说大雁国已经对更羸治罪,责成我这个法官把更羸抓住,判处死刑。学生情不自禁叫起来:不行。看来教师从课文特点出发,从孩子年龄特点出发,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情境,孩子们都愿意到课文中给更羸找证据开脱罪证,孩子们在这种强烈的阅读需求中的的确确读进课文中去了。
但是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孩子们都这么一致认为更羸没有罪呢?是对更羸喜爱的感情驱使?是教师语言的暗示?这两者都是可能的原因。但不应该没有一个孩子有不同看法呀,课堂上这样同一的声音让我感到困惑和不安。我问老师:怎么没有一个孩子会认为更羸有罪呢?老师笑了,说:有,小组讨论时,有孩子提出,被同学按下去了。哦,原来如此。孩子们和老师真是“心心相印”啊,知道老师需要什么样的声音,就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真会“配合”老师啊。我提出这个问题时,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个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创设这个情境让孩子读书。我却始终难以释怀:教师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更好地读书,读得有趣味,读得主动。如果为了这个目的,牺牲掉孩子们独立的人格培养,我以为是因小失大。我想之所以有孩子会按下其他同学的发言,说明孩子们已经不是全身心真正投入学习,而是在配合亲爱的老师在表演。孩子们这样做肯定也是以前积累下来的习惯。可见,我们的课堂还没有真正转变观念,还是在为老师的教服务。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张扬学生的个性,哪怕那样的课堂会失控,会难以操作,但是孩子们是在用自己的心说话,敞开心扉说自己想说的话,没有任何顾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公共汽车上
- 念亲恩
- 比长短
- 接着画
- 爱之歌
- 2分钟的考验
- 弹杏核
- 保护生鸡蛋
- 难忘的元宵节
- 画头像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图形的剪拼
- 小淘气
- 我学会了发短信
- 人蚜大战
- 从现实生活中分析奇妙的物理现象
- 文艺理论教育的民主化疑问
- 谈研究性学习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 现代文学理论创建与反思探索
- 关于高职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 新课改下珠三角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 试析悟妙与审美—中国传统美学中心范畴的选择与发展
- 析渡边淳一说创作的美学关照
- 职校舞蹈课程教育透析
- 如何消除物理现象错误经验产生的负迁移
- 如何将幽默融入地理教学
- 民间美术纳入高校艺术设计的路径
- 试论洛阳博物馆的陶瓷
- 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的隽永之美
- 高中物理知识揭秘医疗中的滴液现象
-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题解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句积累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心思想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难句解析
-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剖析人物语言 洞察内心情感──评洪婵娟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杂谈
-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结构分析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