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9-21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2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重点:
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1、请大家把书打开到153页,齐读课后习题下面的词语。然后小声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将课文与课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阅读。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②比较后筛选,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有感情地读一读。
2、小组交流后明确:
①大多数同学更喜欢课文。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改编的。《风俗通》中的短文想象大胆,情节较简单,是故事的骨架。袁珂的《女娲造人》在此基础上,想象更丰富,情节更具体,使得故事血肉丰满。
②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的情节,如:女娲造人的动机、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女娲的喜怒哀乐……挑出语段品读,着重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3、给大家提高点要求,能不能用你的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说明:同位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三、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1、美好的故事不能浅尝辄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则神话中想象的焦点----女娲。
讨论: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 )。
说明:四人小组讨论,及时把成熟的见解写在黑板上,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学生板书结论: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有伟大的神力……
2、结合学生的板书,浅析女娲。
学生板书中有的将女娲看成神,有的将女娲看成人。
问:女娲到底是神还是人?(明确:神)
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她是借助什么创造的?(明确:想象)
教师板书,给女娲画上一对蝴蝶的翅膀----插上想象的翅膀
3、结合女娲形象,体会想象的特点。
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才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
(明确: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抟土成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这样才使得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却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不受限制,还要合情合理。)
教师板书:将大胆奇特与合情合理,分别填充在翅膀的两翼。
四、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扩写《夸父追日》。选择一处情节,写片断。
夸父拄着杖,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生写作文片段,师巡视指导。
请两三个同学读自己的片段,其他同学评析其中的想象是否符合要求。(师生共议)
五、课堂小结: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进步,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大胆合理的想象不仅可以锦上添花,有时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古今中外的神话故事便是“想象”的宝藏,有待大家去开采。
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张开想象的双翼自由飞翔。
六、课外作业:
阅读中外神话故事,体会其中的想象。
推荐书籍:袁珂《中国古代神话》
施瓦布(德)《希腊神话故事》
《山海经》
《一千零一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妹妹
-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 地球妈妈生病了
- 童年趣事¬——打雪仗
- 假如我会变
- 小猫打苍蝇
- 小猫打苍蝇
- 我不敢再骄傲了
- 谢谢你,太阳
- 夏天的声音
- 美丽的桃园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我的自画像
- 说话算数的老师
- 可爱的树袋熊
- 政审材料
- 图书馆文明公约倡仪书
-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倡议书
- 抵制商业贿赂
- 公司安全生产月倡议书
- 创文明城,做文明人倡议书
- 金秋亲子秋游倡议书
- 党支部申报材料
- 助学贷款申请书参考
- 白血病募捐倡议书
- 暑假回乡倡议书
- 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倡议书
- 扶贫帮困助学爱心活动倡议书
- 五四红旗团支部申报
- “低碳生活节约用电”倡议书
- 谈歌唱者舞台心理素质的养成
- 再识水彩画创作的“底线”
-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1)
- 新产品的柔性4P策略研究(1)
- 医院市场营销与过程再造(1)
- 谈西方现代艺术中媒介选择的扩延及其意义
- 舞蹈艺术教育在高职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 “三个代表”与邓小平理论
- 视错觉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试论应用语言模型框架中句子的四个平面理论
- 小家电市场营销现状及营销策略探讨(1)
- 市场运作提高效率 货币直补保证公平(1)
- 略论英语委婉语
- 谈季节性商品销售时机选择(1)
- 新世纪中国政治学的“三个走向”
-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练笔案例
- 《索溪峪的“野”》教案
- 《月光曲》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
- 《桥》教学设计
-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刷子李》教学设计
-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 《我不是最弱小的》有感
-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