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整体把握

《月亮上的足迹》整体把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0-09-22

《月亮上的足迹》整体把握

《月亮上的足迹》整体把握


人类早就有登上月球的愿望,并因此产生了很多美丽的神话传说。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终于把人类的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这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阅读它,可以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侧重于记叙,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可以说,吸引人是的突出特点。

首先是登月本身这件事吸引人,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就更具吸引力。月球上有什么?人如何才能登上月球?飞船是如何制造的?万一出现意外飞不回来怎么办?在高达每秒10.5公里的飞行速度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宇航员在飞行中怎样吃饭?大小便如何处理?如此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注意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向教师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即便这些问题教师回答不了也不要紧),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所以,“激趣”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去设计一种更新的登月计划,每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不合逻辑也是非常可贵的。

要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从朗读的情况就能看出学生的兴趣浓度。对某些句子教师可作朗读指导。比如对阿姆斯特朗的那句名言:“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适当的读法。

怎样把一件事情叙述得完整生动呢?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首先是渲染。文章的1、2段进行了渲染,目的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是有明晰的时间线索。从第3段的“这一年的7月16日”开始,作者把登月的全过程按照时间顺序作了详细交代,甚至连几分几秒都写得清清楚楚。这就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可以说,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是写作的又一突出特点。

生动的语言是第三个突出特点。语言的生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恰当的描述。在写到火箭发射前的景象时,作者写道:“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这表现了火箭高大雄伟的姿态。写火箭在太空飞翔时,作者写道:“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缓缓地行驶。它飞过了……又飞过了……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这样描述很能激发读者的想像。

2、用数字说话。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了一系列的数字,它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因为这些数字都是富有吸引力的。比如三级火箭的速度分别是6.8、7.67、10.5,就可以令学生遐想不已。

3、叙述中有议论。在记叙文中恰当穿插一些议论的句子,可以起到深化理解、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第4段中作者写道:“一个伟大时代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再比如第11段中:“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这种记叙中加议论的写法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要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愿望
生活体验
奇观
幸福的一家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第一次卖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济宁一日游
有趣的姓名
我爱石头
成语搭长城
童年的照片
童年趣事
烦恼“药”方
一次乒乓球比赛
幼儿园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教科处工作计划
小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中学2009年学校工作计划
实验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2009年教研工作计划
中学2009年新学期工作计划
新学期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中学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中学学校工作计划
学生工作计划
中学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学校2009年秋季工作计划
植根传统文化 创新语文教学
转型期我国运动员精神的传统文化意蕴及价值诉求
我的大爱之传统文化
习俗中秋——你应该干的10件事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日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装饰陈设艺术中的体现和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广州宝悦“家好悦圆”番禺培智学校中秋爱心活动
犯罪构成事实研究(7)刑法论文(1)
管窥事实错误中认识模型(2)刑法论文(1)
论死刑的适用 (2)刑法论文(1)
浅议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
九台农商银行与长春市慈善会共同举办中秋敬老活动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六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一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四
《伯牙绝弦》一得
《山中访友》教学记
《索溪峪的“野”》的教学设想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五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三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九
《山雨》教学设计一
《山雨》教学设计二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三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一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四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