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3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3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0-09-22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3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们的学生虽然不具备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爱动手、动脑,缺点是思考不够深入。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初一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上网的操作方法。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让学生通过网络寻找学习伙伴,分组学习,通过课堂讨论达到知识互补,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学习环境与资源】

制作网络课件。

本课采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和 Internet 有机结合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浏览局域网了解信息,利用超级链接登陆教师申请的 BBS站点上交流思想。课前,利用网站《月亮上的足迹》,将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和相关的网站在我的个人网站上链接好,以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眼界。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所得,并通过 BBS 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课堂教学中,网络只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或媒体,学生通过网络浏览信息,进行交流,不断融入自己的思想观念,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设计】

一、资源共享,成果展示,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展示学生网上搜集的关于月亮的文化知识。

设计意图:引入月亮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

把学生引入学习主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学习,师生交互

(知识点)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学生活动:将自学成果发表在 BBS 论坛中。

教师活动:及时点评总结。

设计意图:将传统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场所。

三、合作学习,感知课文

(知识点)介绍登月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说话能力。

学生活动: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作简要说明。四人小组比一比,看谁画的最好,介绍得最准确,推荐一位同学展示、介绍。

设计意图:学生画的登月图可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让学生自行讲解,锻炼学生的联想及表达能力,也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四、激发兴趣,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看登月的实况录像并说说看到这一场景的感受。

设计意图:以直观的方式进一步感知人类登月的过程,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谈感受,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陶冶。

学生活动:张开想像的翅膀,将梦想编织到作品中。

设计意图:想象力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总结

教师活动: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转眼间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时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我相信同学们的梦想有朝一日定会实现。让我们共同祈祝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

六、作业

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

1、 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为题,全班同学每人轮流写一段话,发表在论坛上,进行故事接龙。

2、围绕“月球”这一话题,展开想像,写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发表在论坛上。

【学习效果评价】

本课的教学,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实践看、听、读、说、想和画的综合能力,使书本知识和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本课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整合网络资源,学生的自学、预习,能够体现网络环境和“素材库”的优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人类登月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从真实的画面中去感受太空的奥妙。尤其当宇航员阿姆斯特郎踏上月球的一刹那,意味着人类迈出了宇宙探索史上的一大步。学生看过之后感触很深,思绪万千,如临其境。这些影音画面,大大增强了语文课堂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其次,通过 BBS 论坛的使用,整堂课实现了立体交流,将传统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场所。教师的调控和评价使学生保持整堂课较为高亢的状态,教师的语言富有启发性,细节指导到位,体现了“导”的作用,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在专题网站中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及相关网址,将课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留到课后在网上寻找答案。学生可以在论坛中进行交流,互通有无,增长见识,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论坛”在优化“师生交互”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完全打破“45分钟”的局限。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第四,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气氛比较热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拓展延伸环节中,让学生大胆的发挥想像,使课堂活跃起来,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们思维的闸门被打开,语言思维如泉水喷涌而出。有的同学作口头作文,有的同学编写歌词,有的同学作出了现代诗。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大海的哭诉
那只鸟儿啊
缩写《小英雄雨来》
今天我当家
我和我的对手
“圣诞树”
小老鼠离家出走记
家乡的田野
福娃,我崇拜你
买菜
家乡的风景
我的妈妈
我的梦想
讲究卫生,保护环境,从美化校园做起!
把他记入我的英雄册
航空发动机真实机匣的包容性数值仿真
电力企业效能监察作用发挥研究
浙江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与转型升级
检索准备子系统在实用新型检索中的运用
“四个能力”建设在高校火灾防控中的作用
国有施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探讨
基于有线电视的实时交互平台应用研究
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与危害探讨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现状及其策略分析
关于进一步提高银行支付结算效率的思考
工程造价专业学期项目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预防危险性分析法在现实中的应用
刍议旋流器选煤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煤矿电气事故和防治措施解析
辽宁发展农作物秸秆制燃料乙醇产业的综合分析
《小狮子爱尔莎》教学反思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之二
我上《五花山》的教学反思
《白公鹅》教学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语文课堂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
《白公鹅》备课建议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在交流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五花山》教学反思
《小木偶的故事》教材解读
《白公鹅》教学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